Pages

September 28, 2004

實在需要錄音筆...

從阿根廷參加研討會到嘉義、清境農場旅遊,已經累積了幾篇的遊記等著完成,唯一問題就是需要不斷回想細節,要不然文章真的有點支離破碎,我真的需要一支錄音筆啦!雖然已經勸好幾個人(包括 mivo)去買,我自己看半天還是無法決定,專用錄音筆音質好、但價錢實在爆貴,大廠牌的更是貴到不像話,簡直像是買○○七的間諜設備一樣誇張;具備錄音功能的 N合一 MP3 player 是有便宜一些(但還是要三四千塊溜),音質普普,最大缺點是操作麻煩,吼∼要錄個音要還按鍵、看選單、按來按去,這樣怎麼一面開車一面錄啦!我就是要隨時想到就隨手錄,到底有沒有便宜又操作簡單的 MP3 錄音筆啦?最好是有一個大大的錄音鈕,然後音質 OK 就可以,拜託有誰道相報一下∼

台灣高鐵

我一向用樂觀態度看事情,最近因為準備授課內容而戴上審視的眼鏡之後,發覺愈來愈多東西讓我看不過去,由樂觀轉為懷疑、懷疑轉為批評。首先來全民亂講一下台灣高鐵吧∼今天回爸媽家過中秋,晚餐前抓了點時間到街角的家庭理髮店打算把三千煩惱絲剪短一些。耳旁傳來鄰座客人與店員熱絡的談話,內容大致是他工作近況...

「最近怎麼晒得這麼黑啊!」
「工作要晒太陽啊∼」
「在哪工作?」
「高鐵某路段,才剛上工一個月...」

接著他們開始批評高鐵(大多是報章雜誌上提過的)∼

「...高鐵就是要快啊,結果現在十個站,才剛加速就要減速,根本快不了...」
「...高鐵票價很貴啊,聽說只比機票便宜一點...」
「...對啊,現在坐客運從台北到高雄也不過四小時,票價又便宜,真的有必要省那兩個半小時?」
「...我如果真的趕時間就去坐飛機...」

聽完這些街坊閒聊,我又再一次確定對高鐵的悲觀:「高鐵營運會有很...長...一段的悲慘時期」。當然現在討論“台灣究竟需不需要高鐵”為時已晚,因為明年就要通車了,所以我們就來預測高鐵營運之後的真實狀況會是如何∼

先不管眾所周知車站太多導致運輸效率降低問題,因為高鐵是高運量設計、加上營運成本,我假設它班次應該不多(絕對比台鐵少吧),接著票價和運輸特性(車站只設在都會區)會區隔乘客類型,中低收入、通勤族和學生需要的是票價便宜、班次多、短程(都會和郊區之間)、上下班時間高運量、但離峰時間中低運量的交通工具,所以他們不會是高鐵的主要乘客群;高階商務人士的交通方式不會因高鐵有太大的改變,照樣搭飛機、私家轎車、專人專車服務,所以他們應該也不會是乘客群之一;真正的客戶是需要往返北中南都會區的中階商務人員或中上階層人士、當然還有觀光客。我很好奇這樣的客戶群究竟有多少人,又有多少比例會頻繁利用高鐵?

高鐵車站的位置選擇都經過審慎評估與考量,不過究竟照顧到誰?高鐵新竹車站位於竹北,就新竹科學園區廠商來說,如果有客戶要從台北到新竹拜訪,你會建議客戶到台北車站搭乘高鐵到新竹後再轉乘計程車(或派車接送),還是請客戶自己開車(想想園區內停車的方便)?而且這樣算,自己開車的時間應該比搭乘高鐵快。

可以這麼說,高鐵路線、車站數量和位置都和台鐵重複性很高,唯一不同只有口號式的拉近南北距離。就短程(如台北-桃園)和中短程(如台北-新竹)來看,如果時間上差別不大、票價卻懸殊,我預測大家寧可利用傳統交通方式;就中程(如台北-台中或台中-高雄)來看,如果不趕時間,大家會選擇傳統方式,如果趕時間就不一定;就長程(台北-高雄)來看,真正趕時間的人一定搭飛機,因為班次可能都比高鐵多,不趕時間的人也許還是用傳統方式,或者搭高鐵試試看。這樣看來,高鐵要營運多久才能由虧轉營還在未定之天,我悲觀的認為應該式永遠賠下去,甚至會有一天需要政府出面接手或干預。

至於未來高鐵車站附近地段,不用想也知道已經住滿了懷抱理想的人們,當初干涉高鐵車站設置地點的某些人士和房地產公司已經荷包滿滿拍拍屁股走人,地方政府則窮於解決周邊交通和環境問題,而車站周邊的發展可能五年之內仍舊遲緩(除了房市之外),就如同許多近年來新開發的市鎮一樣(我實在應該效法美國公共空間計畫,來地毯式調查一下許多新開發案的荒謬設計與規劃、以及悲慘的現況)。

很多人懷抱憧憬的說∼「啊,想想未來從台北到高雄只要九十分鐘,簡直可以通勤上班了∼甚至會大幅改變台灣就業生態和地域觀呢!」除非藍領階級收入高到足以負擔每天兩趟國內飛機,否則這夢想有點遠;除了彌補政府傳統上重北輕南、以及南部人普遍心理上的不平衡外,對台灣整體經濟、生態、文化究竟有多少貢獻、衝擊,恐怕負面多於正面;就單純觀光價值來看,這不過又是另一個台北101的誕生。功過姑且不論,回頭想想:台灣南北不過四百公里,我們建設這麼快、這麼貴、而且不比飛機航線來得彈性的交通工具,而不先想辦法解決已經很嚴重的交通擁塞、停車問題,也不先大力整頓老舊殘破的都會區大眾運輸系統,這樣什麼都想拼第一、拼最怎麼樣的心態,能比大陸當年的全民大煉鋼高明到哪裡去?

當然,這邊唯一沒有考慮到的就是奇妙的台灣人,明明就是問題很多、很爛的東西,往往因為知名度高和愛湊熱鬧的心態,而來個一百八十度奇蹟式大復活。高鐵營運就有可能在第一年因為大家想試試看的心態而創下業績高峰,兩三年高鐵熱退燒之後,可能繼續有旅遊團和阿公阿媽團的光顧而絕地回春,這就要考驗台灣人不斷創造奇蹟的超能力了。

September 22, 2004

不吃搖頭丸就能亢奮一整晚?

對,我不吃搖頭丸就能亢奮一整晚。除了引發男人原始慾望的事情之外,有一件事會讓我極度亢奮而且持續很久∼就是 coding & problem solving,尤其是 bridging the gaps 或者整合兩套異質系統的時候。有人就會說:你這人真奇怪,寫程式、搞系統整合也能弄成這樣∼ 沒錯,我想我天生就是那種會為了把老虎、大象送做堆而無所不用其極的人(這是什麼奇怪的比喻?),反正就是當我發現兩個東西有可能兜在一起的時候,癮就上來了;當我遇到整合上的問題,癮就更強烈了;如果再遇到讓我感覺深具挑戰的問題,那連我都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可怕的事...

以前在 GSD 的時候,看到很多網路服務和資訊系統各行其是、各自為政,我就忍耐不住送了封信給學院高層、忍不住設計了系統整合方式、也主持了兩次高峰會,雖然背後聽到有人放冷槍說我的企劃要花五年才能完成,我只當他們鴨子聽雷。後來我因為忙,就懶得去 push 行政單位。有趣的是一年後莫名其妙所有系統都整合起來了,還跟我當初規劃的差不多,我猜是某個看不過去的大哥(或大姊)卯起來搞的,其實對資訊系統有常識的人都會規劃成那樣,真是只是常識。此外,在 CDI 幫忙系統管理的時候也幫忙寫了幾組管理程式,把常用的 routines 寫在一起,那種一個指令揮灑無限的快感真是難以形容。

現在有時候我會為了修改建築所的網路服務(phpBB2 + pLog + Gallery + Coppermine + PmWki)、系統管理機制、Samba(不是跳森巴舞)、和我自己的次世代電腦輔助設計系統耗掉整個晚上,同樣的,那種把不同東西完美結合在一起的快感真是讓人........啊.........爽∼

September 21, 2004

歡迎來到 SP2 新世界

微軟輕撫著它心愛的使用者們的頭,如嚴父慈母般的說道:「Windows XP Service Pack 2 with Advanced Security Technologies helps you protect your PC against viruses, hackers, and worms.」你順從的按下升級鈕時,你的電腦正邁向了 SP2 新世界。升級安裝完畢之後,當你正享受著前所未有的安全感(當然同時還要解決部份程式無法執行的問題啦)與新功能時,如花小姐悄悄的溜進了你的電腦,然後在螢幕上嚇了你一大跳!這...這...微軟騙人!安全個頭啦,竟然馬上又有安全漏洞!套句 GSD 大陸同學常說的:「這不是太搞笑了嗎?」∼

請見報導: PC-WELT discovers and fixes serious security issue in Windows XP SP2

總之,如果你已經升級到 SP2,歡迎你來到比前一版更驚險、更刺激的新世界∼ 如果尚未升級,不管你願不願意,SP2 正向你伸出友善的手(有沒有感到手心冒汗?)...

MOD 愛與恨

諸多 open source 網路應用程式都可以讓管理者自行修改程式碼∼「親愛的,把它 MOD 一下吧」。這裡 MOD 當作動詞或名詞都可以,就是 hack、鑽研修改之意。良好的系統架構可以讓 MOD 變成像是安裝外掛模組般簡單,可惜多半不是這回事,管理者得按照 MOD 中的指示手動修改程式碼,這樣的做法我認為時效很短、禁不起系統改版的考驗。拿建築所 phpBB2 為例,該系統已經跑一段時間,應該夠穩定了,昨天準備來安裝一些 MOD 增加 phpBB2 的功能(例如很重要的主題匯集、RSS、以及更完善的系統管理功能),雖然找到了一些不錯的 MOD(天哪!手動改原始碼∼那每次改版都要改一次,怎麼受得了∼),但心裡就是覺得不甘心這樣改,實在很 low∼ 總覺得應該設計更好的外掛模組架構,或者起碼像 pLog 一樣只要透過修改一個檔案(config.php)加入該模組就可以使用。pLog 採用 SMARTY(我最尬意的 template engine),修改樣版十分簡潔快速。

過去曾經想要為這類程式開發一組橋接模組,用來與異質系統整合,但是到現在 idea 現在還在腦子裡∼ 一來我的時間有限,二來除非該程式下次改版能考慮我的做法,否則我的模組也只能做個版本跟隨者,永遠沒有完善的一天。

說歸說,在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之前,我還是會花點時間把一個個 MOD 裝進去的∼ orz

September 16, 2004

開學忙∼忙∼忙∼

每逢開學就是這樣忙碌....忙著準備第一次上課、忙著課程異動、忙著照顧學生、忙著解決行政問題、忙著系統管理;回家後忙著和老婆協調照顧 Zack 時間(外公外婆雖然一週有四天半幫忙,但我們也希望他們有自己的活動、我們也應該自己照顧 Zack,免得以後他只認外公外婆不認爸媽)、忙著和一天沒見面的 Zack 培養感情、忙著幫 Zack 洗澡;等 Zack 睡了之後要忙著準備隔天的課程、忙著一些雜事、忙著上網看文章找資料,累到不行才偷偷爬上床睡覺;隔天如果晚起,Zack 會很高興我在家(只要我在他就樂了),老婆可能又要唸我晚睡對身體不好,最糟糕是擔心睡過頭誤了公務(所幸尚未發生);如果早起,中午過後就會精神不濟,做事效率差(中年人啦)。

開學兩週之後繼續忙備課、開會、行政、研究、... 這真是無止盡的大學教師之修羅地獄啊。要在這種狀況下保持對生命的熱忱、堅持理想確實不容易,但卻讓自己心裡依然有股動力、心情依然愉悅。

September 8, 2004

談談無線台北城

新聞資料來源:無線台北城 把北美館放在口袋

台北市政府的公眾無線區域網路委外標案由統一集團安源資訊公司得標,並已經開始建置,預計 95 年 1 月全部完成,估計可達北市 90% 人口覆蓋率,向無線台北城的目標邁進。我個人感覺這是個大型垃圾製造計畫啦,再一次彰顯咱們台灣人拼酒的氣魄,市政府拼政績、廠商不願意說實話、專家聲音聽不到、市井小民看熱鬧...

首先,90% 人口覆蓋率的計算標準無從得知,憑藉現有的網路基礎建設、只有用取巧的計算方式才能達到這個比例,比如說只涵蓋人口密集區(交通要道、捷運車站、公園、公共場所等),話說回來,當然架設在這些地區很合理啦,只是 90% 人口覆蓋率對使用者來說是個無意義的數字,倒不如說清楚各個地區、場所的訊號覆蓋率。

再來,這是個未開張即落伍的計畫。無論採用 802.11b 或 g,當民國 95 年建置完成時,802.11g 已經成為市場主流,並準備走向下一代寬頻標準(或許是 WiMax),基礎建設也可能面臨系統更新或汰換。台灣政府仍然篤信這種大規模建置的功德,卻忽略了整個計畫成為大型垃圾的可能性。廠商有錢賺、能恭逢盛事已經是運氣加關係,這種潛在成本在目前實在說不出口來嚇客戶,就讓它成為未來源源不絕的生意吧,反正以後誰做市長也不知道,幹嘛自己擺個絆腳石?

舉個不怎麼相干的例子:台北車站周邊的三個地下街,只有站前地下街榮景依舊,其他兩條地下街人潮稀疏,貫穿捷運台北車站和中山站的捷運地下街更幾乎變成無人街,這是規劃上的大笑話,光看三條地下街之間僅以狹隘、看似逃生門、位置又不明顯的通道相接,就已經看到動線設計的全盤失敗。這些都是事前沒有妥善規劃的後果,為什麼總是要刻意忽視看似小卻影響重大的因素呢?

再來,安源資訊規劃了四種費率方案,VIP會員九年 $11999、一般會員九年 $14999、一般會員單月 $399、和單日計費。九年?別鬧了!台灣邁入網路世代也不過 15 年光景,就已經歷不知道多少次的通訊革命,這就好比七八年前 56k 撥接風行的時候,用戶一次繳足九年會費一樣,你想現在我還會因為那筆錢而甘願繼續用撥接嗎?不會吧,我可能實際上只用了三、四年就換 DSL 了,所以這個預繳九年會費真的是吸血。此外,這個平均月費"僅"一百多元的無線服務也不能叫做公眾服務,真正要做到公眾服務,就應該提供基本免費的公眾資訊、以及按用量收費,才能鼓勵大家多用無線網路,否則使用者還是僅限於網路一族,對推廣網路應用並沒有幫助。

然後就是最爆笑的...對,數字會說笑...研考會對於建置寬頻設備的驗收標準是這樣的:「必須同時可容納 20 人上網,且提供雙向 512K 頻寬用來傳送或下載資料」,本來我還不確定,但這不就擺明是用 802.11b 標準來驗收嗎?20 人用 512k 連線大約是 10M 沒錯吧?好啦,就算我不挑剔這個寬頻低速網路,請問有哪個牌子的 802.11b AP 可以同時讓 20 人飆到 512k 的,告訴我告訴我!我要買!

最後,「北市將可透過手機、PDA,成為「講電話幾乎不用錢」的城市,市民可以將資料庫隨身攜帶,甚至"把北美館放在口袋裡"、"把故宮放在背包中"」,饒了我吧,人家手機不跟你玩 Wi-Fi 啦,還講電話幾乎不用錢哩(關鍵字是"幾乎",懂吧?),此外,如果沒有配套的資訊服務系統,用無線網路一樣很難逛北美館、故宮的啦。這種口號式宣傳讀久了是會傷害腦神經的。

好吧,今天的新聞導讀到此結束,晚安。

September 6, 2004

Autodesk Architectural Studio 下台一鞠躬

請先參閱新聞稿 "Autodesk Drops Architectural Studio" (AEC News)

Autodesk Architectural StudioArchitectural Studio 自 1999 開始研發以來,每個版本我幾乎都用過(感謝 Spiro 與 Autodesk 高層的關係),雖然我對它以紙筆為隱喻的操作介面頗不以為然,但畢竟多樣化的設計環境才能激發整體 CAAD 產業的相互競爭與進步,Architectural Studio 的黯然下台還是讓人感到惋惜。這個號稱是革命性的產品自 1999 年開始研發,是一個以手繪草圖為基礎的建築設計環境,大約 2001 年秋Architectural Studio 開發小組曾到過 CDI 來展示,從那時候開始 GSD 就有設計課用它做主要工具與展示平台,Janine Clifford 的遠距設計課就是一例。雖然它一直是 Autodesk 研發新技術的實驗平台,自 2002 年正式銷售之後,銷售成績不見理想,最大的原因還是設計習慣和相容性的問題,還有它的介面看起來稍顯可愛、太過寫實了些,一般人也許會感到驚艷,但接受度不見得高。Studio 走了,留下 sketch-based 軟體中的唯一玩家 SketchUp。根據 SketchUp 的 Mark 告訴我,當初他們曾經向 Autodesk 自我推薦,希望能獲得研發資源或者成為 Autodesk 產品線中的一員,無奈 Autodesk 不表興趣,他們只好自創公司;後來 Autodesk 眼紅,也開始研發類似產品,也就是 Architectural Studio,現在卻落得草草收場,我只能說「幹得好啊!SketchUp!」。

電腦傢具何處尋

放眼各大賣場,大多數電腦傢具都是沒有設計感、或根本不合人體工學的產品,真正美觀實用又符合特殊需求的電腦傢具真難尋,名牌貨如 Herman-Miller(台北雅浩)、Steelcase(台北美時 02-66068889)、HumanscaleAllsteel(台北 02-25459191) 都很棒,但是要找專門的傢具代理商才能問到。

另外,在閱讀有關新版 iMac G5 硬體設計文章的時候看到 iMac 也支援 VESA mount 工業標準,VESA mount 是 LCD 螢幕吊掛、支撐架的工業標準,只要符合這個標準的螢幕和架子都可以互相搭配。然後順著連結找到了一些平常不容易看到的支撐架、吊掛架產品,真是滿足了我心理上的敗家。只是孤狗了一番,也許關鍵字不對,似乎找不到台灣代理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