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May 8, 2006

GC三兩事

參數式和演算法概念慢慢在幾位前衛建築師身上落實,從Gehry到Arup和KPF,愈來愈多學校也開始重視這種新設計方法。支援這類新設計的工具也慢慢浮現,例如CATIA、Bentley GC、到硬碰硬的程式撰寫。其中GC算是後起之秀,雖然也研發了十年左右,到目前還在測試版,最近兩三年總算媳婦熬成婆,愈來愈多建築師和學校開始採用它。

GC全名Generative Components,架構在Bentley MicroStation的Triforma的Structural上,至於為何如此繁複的層層相依,我也不暸,也許開發當初就這麼莫名奇妙開始、也許因為這些基礎架構功能豐富、也許Bentley希望大家愛用自家產品。

GC概念上不難,只要把玩過視覺化程式設計環境(如Lego MindStormsMax/MSP)就容易了解,只不過他處理的是幾何物件。GC把建模過程程序化、隨時可以回溯進行修改、它會紀錄修改過程、並可以把建模程序打包進行模組化(或函數化),在彈性、自由度與再利用上頗具吸引力。

然而GC缺點倒是一籮筐,首先視覺化設計環境挺糟、建模程序的管理十分繁複、絕大部份好用的功能還得依賴寫傳統程式碼來呼叫內建函數,最大的問題是系統介面一致性的問題。當然就測試版軟體來說還有很大改進空間,聽說Bentley計劃下半年GC就要上市,如果不大幅改進,我看這個具有理想性的工具終究得面臨殘酷現實的考驗--無比挑剔的使用者們。

因為知道AA和MIT都採用GC在設計運算教學,幾個月前滿懷熱忱的聯繫GC小組,希望獲得支援讓我在台灣進行教學,然而卻石沉大海。年初有個機會到倫敦參加GC Workshop,滿懷熱忱的報名,得知參與人數眾多,而他們只對有實際問題的建築案有興趣,所以我又無法獲邀成行。前兩個月回Boston時很幸運的碰到GC workshop在GSD舉辦,就順理成章的暗渡陳倉了,也終於和GC負責人面對面聊過,終於弄清楚GC的發展策略,很不幸不是我欣賞的方式。他們採取保守的閉門方式進行研發,一來研發人員少,二來他們希望維護品質與針對市場需求,所以GC很謹慎的選擇測試夥伴並針對特定實務問題進行改善,對於學校的支援僅止於市場推廣的興趣,而且仍然很保守的選擇合作學校,所以他們對於亞洲仍處於鞭長莫及的態度,十分保留,除非我能湊集亞洲地區對GC感興趣的學校或建築師,他們才會考慮來亞洲進行workshop。

不過有個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GC仍是測試版,雖不用錢但取得管道很有限,而且還要依附於三套Bentley重量級軟體上,也就是說我如果要幫忙推廣,首先要花大錢買軟體,然後我還要告訴感興趣的人說這些錢值回票價;再來,如果我沒有辦法展示,那怎麼推廣?

想想過去幾個月GC小組對我的詢問或亞洲市場興趣缺缺的態度,我都開始考慮幫他們做負面宣傳了(是有點酸葡萄)。衝著最近幾個著名案例都用到GC,一頭熱想接觸它,不料我雖然感興趣、卻無法得到Bentley支持,看來除了在課堂上拿來當案例研究、秀幾張圖逗逗大家胃口外,就只能看戲。當然,積極一點就是找個類似產品或自己開發一個來刺激Bentley,不過這是另外一回事了,往後再談。

註一:對建築設計,參數和演算法算是新東西,但就其他藝術領域來說,例如視覺設計和音樂作曲,這是十幾二十年的老東西了。
註二:我所指的Bentley或GC小組是英國總部,不是台灣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