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June 4, 2004

無責任書評《哈佛天才 : 用卡爾.威特法則培養出的哈佛孩子》

兩個月前老媽藉著書店折扣買了一本書給我們這對新科父母作參考,我那時一看書名《哈佛天才》就倒盡胃口,心想「Oh, Not again! 又是這類標榜著把小孩教育成天才或者以進哈佛作為目的的指引手冊。」因為這樣的心態,所以隨手擺一邊給 Zack 當遊戲書。上週因為要常搭車跑台北辦阿根廷簽證,順手拿來消磨時間才讀了一些。

這本書中文書名《哈佛天才:用卡爾‧威特法則培養出的哈佛孩子》,英文書名 The Genius in Harvard University,光看書名真的不大想去看它,全書描述張欣武、劉衛華夫婦如何利用卡爾‧威特教育法培養女兒劉亦婷成為哈佛天才,不僅讚頌該教育法、並以過去成功案例為佐證,是繼《哈佛女孩劉亦婷》在大陸成為暢銷書之後的倣作之一(理由看完本文就知道)。劉亦婷的故事在大陸發酵之後陸續引發一些爭議,有人說從未聽過卡爾‧威特教育法、有人說書中有甚多捏造的事實(例如老威特拿彩色氣球讓小威特辨認顏色,但其實該年代尚未有氣球),當然這些批評有一些來自於忌妒。姑且不論卡爾‧威特教育法的真實性,但至少原始著作 The Education of Karl Witte 德文版、英文版、和日文譯作《早期教育和天才》是存在的,其他內容的正確性就讓教育學家來告訴我們吧。

在十九世紀中出版的 The Education of Karl Witte 一書中老威特用日誌的方式記錄他如何教育小威特成為天才並進入哈佛大學就讀,兩個世紀以來陸續有歌誦威特教育法的著作面世,《哈佛天才》也不例外。我並不清楚卡爾‧威特(Karl Witte)在教育界的地位,在《哈佛天才》中也並沒有完整描述威特教育法,只是用引述的方式說明該教育法多麼棒、以及其他成功案例的故事。首先就第一印象,《哈佛天才》是一本教育理念的行銷書籍,其次要特別說明的是本書作者劉首英不是張欣武、劉衛華(劉亦婷父母親),所以究竟寫作手法與目的是什麼並不清楚,如果真要看忠於劉亦婷一家人的看法,除另有專書《哈佛女孩劉亦婷》外,還可以參考新浪網讀書頻道《哈佛女孩刘亦婷》之二:刘亦婷的学习方法和培养细节。所以千萬要弄清楚,《哈佛天才》可能無法忠實表達主角和其父母親的看法。

好,就我所看到的,《哈佛天才》不斷告訴天下父母:(1)孩子們的早期教育是很重要的;(2)只要遵循這個教育法,孩子都可以變成天才;(3)進入哈佛就是天才的象徵。我就分別聊聊這三件事情。

幼兒早期教育(0-3歲)的重要性不容置疑,但這也是近幾年來才逐漸被重視的,過去我們總認為三歲之前的幼兒不懂事,父母親懶得花心思或者耐心教導幼兒,對著剛滿一歲的baby講故事或談心似乎很好笑。現在不僅媽媽懷孕時就被鼓勵跟孩子說話,孩子出生後父母也以說話和行動不斷刺激幼兒腦部成長,不需要太多科學證明我就可以相信這是有用的,因為我觀察 Zack 的成長過程,聲音、影像、與行為的刺激對幼兒成長的幫助真的非常大,他9個月就會隨著音樂舞動、12個月大時要他把東西拿給外公他就會做,這些是《哈佛天才》所列舉的"驚人"事蹟,但我頗不以為然這些有多麼驚人,其實腦部得到充分刺激的幼兒應該都可以做到,現在小朋友腦筋轉得快、滿腦子大人思想不就是受到相對刺激的影響嗎?早期教育的重點當然不只是及早給予刺激,而更重要是選擇適當的刺激,這個非常困難。看電視是單向接收資訊,幼兒沒有互動的機會,容易養成不動腦筋的習慣,但是現在連大人都整天被電視綁住,要把電視丟掉真的很困難;又說太早讓幼兒接觸電腦不好,可我家 Zack 看到電腦就亢奮不已,因為我安裝了個小程式鎖住電腦,但隨便按個鍵螢幕就會出現東西或發出聲響,不僅保護我的資料也挺好玩的,結果他現在每天平均要玩個十分鐘才肯放過電腦。我不斷告訴他鍵盤只能用按的、不能敲打,只要敲打他就沒得玩,現在他懂得乖乖的按鍵盤,我猜再過一陣子他就要懂得用滑鼠控制游標了,這比我們所預期三五歲會用電腦的時間早太多了。對於這些現代化的刺激我一點也不緊張,因為他能玩的東西很多,還不至於沉溺在特定的對象上(而且我比他還會玩,嘿嘿∼)。

給小孩多樣化的刺激是很重要的,要讓他知道除了電視、電腦、音響、手機、電話、...這些大人玩具之外還有很多有趣的東西。Zack 每天都會有機會到外面走,到十八尖山步道、校園、假日市集、孔廟、百貨公司,什麼地方都可以,我們總是不斷的跟他聊天,告訴他這是什麼、那是什麼、我們現在正在做什麼之類的,這和威特強調的多樣化刺激一樣,只是他是將近兩百年前就提出這樣的說法,強。

第二點是遵循這個教育法孩子就可以變成天才,當然如果條件符合,我百分之百同意。根據威特的意見,有哪些條件才足以造就天才呢?首先,父母親至少要有一個人可以全時間陪著小孩,隨時隨地教育、留意品德與行為、審慎選擇教育內容、過濾不當的訊息;接著,父母親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而且懂得兩種以上的語言,才能滿足威特對於父母親的要求底線,因為老威特不僅文史哲樣樣精通還可以教五種以上的語言(也有人質疑一位出身平庸的牧師如何達到博學境界);然後,最好不要上學(尤其公立學校),因為學校已經變成庸才聚集的地方,根本不重視道德與人品的教養,孩子只會沈淪而難以進步(兩百年前就已經如此,現今不就無藥可救?),例如表現優秀的人會被其他孩子仰慕而變成驕傲、進而演變成主從關係,老威特並認為在家自學完全不會影響孩子的社會性格,也不會讓孩子與群體生活脫節。美國有少數家庭不信任學校教育而在家自學,台灣最近也開始試驗在家自學制度,在教育平等權上讓父母選擇孩子受教的環境,主要還是父母親本身要自願並有足夠時間與精力來做。但是即使條件都符合,也按照威特法則教育,孩子變成天才的機率就很大嗎?雖然老威特認為成為天才的小威特既健康又快樂,絕無一般人對天才兒童的成見,但是有多少按圖索驥的父母能真的讓孩子在培育天才的路途上健康又快樂?

此外,威特教育法很有趣的一點是它有很大的篇幅在重新塑造父母親對幼兒早期與兒童教育的觀念,而不是一連串的規則和方法而已,如此一來,父母親被改變甚至比孩子還多,因為孩子們只不過因此而能充分開發了他們原本就具備的能力(之謂“天才”)。

第三,進入哈佛=天才?這是我最感到不以為然的一個觀念。或許大陸父母望女成鳳的心的確把進入哈佛當作天才的證書,但容我說句實在話(相信很多人也清楚),哈佛是有不少天才,但天才不一定進哈佛,哈佛也有很多人不是天才,基本上這兩件事是八竿子扯不上關係的。如果說進入哈佛是光宗耀祖倒比較實在。此外,英文書名 The Genius in Harvard University 就語意上來說是指哈佛的天才就劉亦婷一個人,也許是用字的問題,只是有點貽笑大方。每一位進入哈佛的學生都有資格寫一本哈佛天才,只是當大家把哈佛這麼名牌吹捧成這樣時,有人可能暗自納悶「我小孩隨便教教也能申請到哈佛,那算天才嗎?」我只能說哈佛的優秀人才很多,庸才也很多(敝人就是一個典範),自己說自己小孩天才不算數,起碼要哈佛校長說了才算數。況且這個時代,天才長大後還是要成為有用的人才,而不是另一個被揠苗助長的案例,父母親才能無愧的說真的培育了一個有用的天才。

對了,還是要扯一下哈佛。盲目崇拜名校和追求時尚名牌一樣愚蠢,進入名校不等於黃袍加身(或許社會價值偏偏就是如此認為),雖然學識更深、見識更廣、社交圈更往上爬是有絕對好處,但別忘了離開學校之後的成就才是這些光環與價值的體現。《哈佛天才》也許是出版商坐順風車之作,內容有點誇飾而過度強調天才與哈佛的關係,從網路上看到的第一人稱故事反倒平實多了,所以我會建議不要看這本書,而直接去看張欣武、劉衛華的作品。

從長大的劉亦婷自己嘴中說來,她覺得自己是個簡單的人,父母親寫書成功,但並不是她的成功,她只是一個學生(現在已經哈佛大學畢業了),這樣的態度是對的,也間接證明威特教育法中重塑父母親對幼兒教育觀的特色很成功。卡爾‧威特教育法上有很多值得參考的地方,也有一些需要因時制宜修正的地方(譬如階級和社交觀念),尤其是他在近兩百年前以一位平凡牧師的身分就有這樣先進的教育觀,實在佩服。未來如果有機會我期望能拜讀原作,因為後人的讚頌之作究竟有沒有誇大不得而知,或許哪位學教育的先進願意指點一下?(對了,教育研究所就在樓上,真是捨近求遠∼)

結論:省省時間吧,本書內容瑣碎,無法獲取完整教育概念與劉亦婷的故事。此外最令人生氣的就是本書封面人物根本不是劉亦婷(如果是的話就差太多了),她本人照片好看太多太多,她父母親寫的兩本書封面照片也選的好極了。生氣∼生氣∼

但建議閱讀英文版《卡爾·威特的教育(The Education of Karl Witte)》,張欣武、劉衛華所著的《哈佛女孩刘亦婷——素质培养纪实》,以及新浪網為第二本書開設的讀書頻道《哈佛女孩刘亦婷》之二:刘亦婷的学习方法和培养细节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