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Travel.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Travel. Show all posts

December 20, 2008

2008綠色科技與永續建築創新學習營--大阪篇(未完成)

這是工研院2008年辦的第二次參訪活動,我和三位學生 Alan, Kai, Ziru 很幸運、也很曲折的搭上這班順風車,才有這趟難得的旅行經驗。這種正式的參訪活動與一般個人旅遊最大的不同點就是參訪前要做功課、參訪中要用心看(還要分組討論)、參訪後還有成果發表會,得像個小學生般認真學習、努力寫報告呢!如果自由行是無壓力旅遊,這趟參訪應該是高壓力旅遊。

什麼?穿西裝打領帶!
出發幾天前一通熱心的電話提醒我「因為是正式參訪活動,參訪行程的前三天請記得要穿深色西裝」,言下之意是前三天比較正式,後兩天可以隨便囉?衝著這個提醒,趕緊跑 La New 去愛用國貨一番,再從衣櫃搜出束諸高閣的西裝外套,終於湊出一套像樣的行頭。要不要繫領帶呢?衣櫥裡的領帶都是旅行帶回來的裝飾品,捨不得用;要不要改用領結呢?算了。還是一身黑走天下最省事。

CEO & CKO
抵達關西機場後隨即在巴士上開始行程說明,一面用著漂亮而美味的壽司便當,一面聽張總說明分組狀況。當宣布到我是第三組CEO時,嘴裡的壽司飯差點變成前座 Kai 頭上的點點繁星。我大概還活在自強活動、辦聯誼的時代,只知道組長、組輔之類的職稱,此時組長變CEO,副組長變CKO,完全不能適應,我們Eco-City不是要解決高壓高齡族群問題嗎?怎麼馬上給我壓力這麼大的頭銜哪~還好每組扣掉CEO和CKO,組員也只有兩人,一整個放心。

(一直沒有好好把這篇文章寫完,殘念~)

擁抱光線的公共客廳
位於大阪市郊東南方的和泉市政中心,

五十棟實體屋任你選--千里住宅公園
蓋一棟自己家要多久?三年?免!三週!

晃悠晃悠的晚餐
MOSAIC

銀杏樹海 中的 Intex

如帝王般居高臨下...

對高齡者的尊重與關懷--Ageless Center

環保科技展示中心--ATC ECO

大船入港 & 愛情的鎖鏈--ATC

那不是Ando桑的Suntory博物館嗎?

啪那搜你庫

花様 ka-you 西梅田店

August 16, 2007

科隆探路 Day 1: 德國文件展

「科隆探路」預計共有六篇,記述陳、董老師和我三人這個暑假的德國之行,此為第一篇,還在整理中,先當作預告。
回國後雜務繁多,沒有充分時間整理遊記,敬請耐心等候。

October 7, 2005

Lisbon散記(4): 關於吃

這次 eCAADe 會議給我的驚奇來自於主辦者的待客之道,他們不僅熱心、細心,而且在餐點招待上真是好到沒話說。從會議開始前一天的提早報到程序就讓人稱讚不已,縱使知道提前報到人數不多,滿桌的點心飲料、一點也不吝嗇,更不用說那令人回味再三、道地的葡式蛋塔。
  • 每日營養早餐:
  • 城堡內的雞尾酒會:
  • 博物館中的晚宴:
  • 露天用餐區:
  • 中國菜;
  • 印度咖哩:
  • 咖啡:很奇怪的,在咖啡周邊幾乎很少看到奶精或牛奶。

未完待續~

Lisbon散記(3): 里斯本印象

里斯本給我的印象十分強烈。兩個世紀以來這個城市歷經三次大災難:地震、海嘯、火災,使得市區幾乎全毀,沒落之後的葡萄牙重建之路艱辛而漫長,是歐盟中最窮的國家。1990年中期接受歐盟經濟援助,在有效的重建計畫下,里斯本開始活力旺盛的經濟復甦計畫。

整體來說,里斯本和台灣大城市沒有兩樣,該有的好習慣、壞習慣、怪現象都差不多,所以台灣人初抵里斯本應該可以很快適應。不過,最大的不同有哪些呢?
  • 物價低廉:物價和台灣差不多,大約是西班牙一半。3 Euro (= 120 NTD)以內就可以順利解決一餐,地鐵票價 1.2 Euro、海洋館門票 10 Euro,都不貴,所以我帶的 200 美金旅支只兌換了 100 就用一個禮拜。
  • 交通便利:地鐵、公車、幹線公車、夜間公車、電車、渡輪構成一個棉密的運輸網,有多種付費方式,還有單次、一日券、十次券等不同類型儲值卡,十分好用!
  • 重車滿街跑:不知道為什麼,絕大多數的機車都是重型機車,滿街都是!
  • 歐洲小車滿街跑:幾乎看不到日系車種。
  • 美女也滿街跑:南歐美女真不是蓋的,臉型輪廓清晰柔美、體態適中而豐滿,讓兩位單身漢下定決心以後要到Lisbon養老。
  • 美不勝收的拼貼瓷磚:瓷磚有什麼好保存的?但葡萄牙人熱愛手繪瓷磚、拼貼瓷磚、馬賽克瓷磚,從西元16世紀以來一直都有很豐富的歷史保存,不僅有專屬博物館,還變成一種特別的觀光紀念品。
  • 輪胎殺手的石頭路面:可能為了保留城市的歷史風貌,Lisbon很少看到柏油路面,絕大多數路面、人行道都是如瓷磚一般的石頭鋪面,不僅維修容易、還有不少拼花圖案呢,真是欣賞這類型的公共藝術。
  • 重視歷史:歷史建築、舊城區、紀念碑等都被完整保存,並賦予新生命。任何增建與保存措施都不會企圖喧賓奪主、也不會刻意將外觀除舊佈新。新市鎮、大型商場、運輸轉運站都移往城市郊區發展。

Lisbon散記(2): 全世界最大的pub

研討會結束的當天下午,除了快速瀏覽了新里斯本大學(Universidade Nova de Lisboa)的新行政大樓和號稱全歐洲第二大的Colombo購物商場之外,就是到晚上和Mauro約了聚會的舊城 Bairro Alto。

未完待續~

Lisbon散記(1): eCAADe 05 專題演講

整個大會最值得一提的莫過於專題演講(keynote speeches),並不是說所有發表論文都不值得聽,而是因為專題演講的主講者身分地位不俗、內容還都是最具前瞻性的研究。在此摘要記錄三場最精彩的演講。

» William Mitchell: Media Lab 的「未來都會車」研究
要設計一部未來都會車,我們腦中出現的念頭是什麼?不外乎小體積、低耗能、低污染、操控簡易,我們不會想到把引擎丟掉吧?但是 Media Lab 就是這麼大膽。他們認為引擎佔用太多體積、而且限制了車子外觀與性能的設計,所以引擎應該拿掉。但是沒有引擎怎麼讓車子動呢?為什麼不讓輪子自己去想辦法呢?於是輪子機器人(Wheel Robot)的概念應孕而生。未來的都會車每個輪子都是一具獨立的機器,有自己的動力系統和控制電腦,也就是一部四輪車就等於搭載了四部迷你引擎(當然就是四驅囉),每個輪子可以自由轉向,所以可以衍生出獨特的行車與操控方式。又因為沒有傳統的引擎室,車子體積可以更小、空間利用更為自由。Media Lab 已經開發出 Wheel Robot 的兩個實驗原型,第一部是裝在腳踏車的前輪,另一部則是除草車或高爾夫球車般大小。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它的方向盤是以無線方式控制車子,除了進行一般行車操控外,可以在停車時將方向盤卸下、走到車外遙控停車。超酷!

» Robert Aish: SmartGeometry Group 與 Generative Components
建築設計界已經花太多精力在 CAD/CAM Fabrication 的嘗試與錯誤中,很大的原因是一般建築背景的學生無法跨越數學、結構、力學等門檻,而與傳統結構工程師合作的結果又會讓設計與造形大打折扣,所以我們一直停留在原始的垂直相交結構上,而沒有進一步的發展。SmartGeometry Group 目的就是要填補這個空隙,讓建築師得以利用一套工具從造形到結構一次搞定。而這個神兵利器就是 Generative Components (GC),雖然學習曲線稍顯陡峭,一旦上手,它會是一個殺手級的自由形體設計工具。

» Antonio Camara: YDreams
YDreams是一個擅長於行動運算與遍佈運算的創意公司,他們做了不少有名的案子,從其網站即可得知。在演講中提到的一個創新想法,就是將新媒材的定義延伸到基礎科學,如化學。一個例子就是利用體溫觸發化學反應,在傳統紙張地圖上顯示多層資訊,沒有一個半導體、不需要一絲電流。這才叫做創新哪!

September 1, 2005

eCAADe行程

今年 eCAADe 2005 由葡萄牙 Instituto Superior Técnico (IST) 主辦,本屆主席是之前唸 MIT 的 José Pinto Duarte。行程如下(都是當地時間):
  • 9/19 KL-0878 19:15 離境
  • 9/20 KL-0878 05:30 抵達 Amsterdam,轉 KL-1693 11:00 起飛-12:55 抵達 Lisbon。旅館 Hotel A.S. Lisboa (Av. Almirante Reis, 188, Lisboa, 1000-055. +351-218-429-360)。參加 Generative Component Workshop 最後半天活動。
  • 9/21 eCAADe Day 1: 開幕,Bill Mitchell 演講,幫怡成拿資料,下午ohno報告。
  • 9/22 eCAADe Day 2: 下午我報告。
  • 9/23 eCAADe Day 3: 下午max報告。
  • 9/24 下午參加 Sintra/Estoril/Caboda/Roca 之旅。
  • 9/25 中午 KL-1694 13:55 離境 Lisbon,17:55 抵達 Amsterdam。轉 KL-0877 20:00 飛往台北。
  • 9/26 KL-0877 17:30 抵達台北。


簽證:
葡萄牙無在台辦事處,不是將護照寄到澳門或葡萄牙辦,就是要辦其他國家申根簽證。我在 Amsterdam 過境,可以因為前述理由辦荷蘭簽證(已詢問過荷蘭辦事處);而 Ohno & Max 因為還要到英國、西班牙,他們辦停留時間最久的西班牙簽證。

課程延誤:
程式設計延一週、新媒材商量中、講座課照常(李華講演,自己人代班)。

August 25, 2005

Google Maps & Google Earth 是行程規劃好幫手

下個月底要到里斯本參加研討會,這當然又是一次旅遊的好機會,雖然時間十分有限(天殺的選這種日子辦研討會,開學第二週要我抽身出國,簡直要命!)。前陣子玩過 Google Earth,就拿它來幫忙我安排旅程,當然不是安排日子和班機,而是跟地理位置有關的東西,例如:測量兩地距離、事先規劃步行路線、觀察景點位置和周邊環境等等,非常酷!大家一定要試試!當然前提是空照圖要夠精細,所幸很多大城市應該都可以到一米以內的解析度了。

網路上看到很多人貢獻了自己的 Placemarks 和 Notes,里斯本也相當多新資訊,希望很受用。

March 3, 2005

兩萬公里長征:阿根廷遊記

以下是去年六月初到阿根廷參加國際會議的遊記,不知道前因後果的人請先看這三篇文章,也就可以了解拿到阿根廷簽證的千辛萬苦:
  1. 阿根廷,別讓我哭泣∼(1)
  2. 阿根廷,別讓我哭泣∼(2)
  3. 阿根廷,別讓我哭泣∼(3)
  4. 阿根廷,別讓我哭泣∼(4)
全文很長,是我在旅途中慢慢累積起來(例如在飛機上、候機室、旅館房間、研討會會場、...)然後再稍加潤飾,比較像是流水帳,有耐心的人請慢慢看...

如果想看照片的話,我選了八十幾張放網路相簿裡...我要看照片∼我要看照片∼我要看照片∼我要看照片∼

6/5-6

天剛亮就要趕到機場,因為沒這麼早的 bus 可搭,只好麻煩全家大小一早送我到機場,他們也順便到台北(晚上要參加 Laurence 婚禮)。未來將有十天看不到老婆和 Zack,還沒上飛機就開始想念他們了。

從台灣到日本由於乘客不多,幾乎每個人都有一整排座位、或坐或臥。

抵達東京 Narita 是中午,從機上鳥瞰東京郊區十分漂亮,可惜忘了將相機拿在手裡。在 Narita 轉機是出名的麻煩和耗時,果不其然,走路、安檢、等接駁車、再走路、到第一航廈的巴西航空櫃台就花掉將近一個小時。巴西航空的櫃台人員叫做藤本英雄,中文講的就像道地台灣人,接著要瞎晃四個半個小時才能登機。

18:30 登機,這一趟 23 小時的航程中間會先停留 LA(竟然還要憑美國簽證才能落地停留,囉唆的很...),飛機是 MD-11,不曉得會不會擁擠,擔心...。

在網路上查過 MD-11 的座位表,配置是 2-5-2,想說靠窗應該還不會太擠,結果上飛機才發現是 3-4-2,硬被擠在左邊靠窗。一路上幸好跟鄰座 B 先生(他座位是B)還聊的不錯,不然會悶斃。B 先生是在巴西最大的柴油引擎製造公司擔任經理,負責工程研發、行銷、環境影響測試等,聊了一些全球柴油引擎市場、南美和亞洲產業狀況、南美勞工在日本的低落地位、巴西和阿根廷烤肉的差別、...等。他還說巴西會英文比例約 30-40%,阿根廷只有 5%,都集中在政府和旅遊相關行業,我開玩笑說這樣高壓力環境可以讓我七天內學會西班牙語。

看得出來 B 先生是個有國際觀又熱愛自己國家的人。他也是好先生、好爸爸,聊到家庭時臉上洋溢的幸福很明顯看得出來。談到我參加的數學與設計研討會,他很驚喜聽到這樣的研討會,可以讓人多瞭解數學有趣的地方。他回憶說他小孩第一次數學考的並不好,他老婆對小孩說「我討厭數學,所以你以後可能也會像我一樣討厭數學」,他擔心小孩子從此不愛數學,急忙撥亂反正的對家人說「你不可以這樣灌輸孩子對某個學科的成見,像我就喜歡數學,所以孩子以後也許也會喜歡數學啊」我心有戚戚焉,很多時候是大人讓小孩子不愛唸書的。

飛機上乘客的比例大約是巴西人(商務+返鄉勞工)和日本人(移民+旅遊團)各一半,然後加上零星的外國人。根本就是一架返鄉探親專機。

日本飛 LA 花了 9 個半小時,在 LA 過境還要過海關查驗證件、拍照按指紋,這樣就花掉一個半小時,總共停留 2 小時後才繼續航程,換了一批巴西先生當空服員。接著 LA 到 Sao Paulo 要 11 個多小時,真的是要命的遙遠。

抵達 Sao Paulo 前 40 分鐘正好日出,從雲端看七彩晨曦簡直夢幻到極點,Sao Paulo 位於起伏很戲劇化的丘陵地,抵達 Sao Paulo 上空時有薄霧籠罩丘陵低窪區,地面就像是隨意鋪上一層捲捲的棉花,好似雲端城市。飛機降落時衝進雲中、瞬間伸手不見五指,眼前景色一變,就變成機場跑道,我們竟然像是在雲裡降落了!那種美景與想像結合的感覺真是令人起雞皮疙瘩的感動。在 Sao Paulo 轉機只有匆匆的一個鐘頭,因準時抵達又不必換航站,時間還算寬裕。

【奇怪,PowerBook 電池愈來愈沒力,已經沒法子撐到兩個半小時,連續使用(還把螢幕切暗)大約只有一個半小時,而且睡眠狀態下好像耗電量變大了。】

從 Sao Paulo 到 Buenos Aires 坐經濟艙最前排,夾在兩位中年女士中間,因為航程短、又多是商務人士趕早上班,大家都累、也都懶得聊天,我的座位於是就顯有點癟扭。2 小時飛行比起之前的航程算是小兒科,打打幾個字很快就到了。

6/6

10:20AM 抵達 Buenos Aires 國際機場,出境簡單,換了 200USD 的 pesos,也不知道夠不夠用。個子高挑、相貌頗具喜感的 Alan 阿倫先生在出境大廳拿著牌子等我,聊了一下才知道我是他接機的最後一位,其他人已經在咖啡廳等,聽說有人六點鐘就到機場,已經耗了四個多鐘頭,大概快癱掉了吧。和大家隨口聊聊,怎麼感覺自己挺多話的,可能是飛太久感到悶吧。

12:00PM 搭 minibus 出發前往幾百公里外的 Mar del Plata,道路兩旁就只見到一望無際的草原和數不清的牛群,真不愧是彭巴草原。原本以為司機會開快車一路衝到 Mar del Plata,結果就像 Discovery 頻道的探險之旅一樣,又是加油、填肚子、修車的,加上司機油門永遠只踩一半,在速限 100 公里的公路上開不到 80!就這樣足足花了七個鐘頭才熬到目的地,憋尿憋到膀胱快爆裂。

旅館 check-in 後放了東西,8:30PM 下樓聊天吃晚餐。點餐時先點餐前飲料(你要點正餐還不給點呢!)、用完飲料再點正餐、用完正餐才點餐後甜點和飲料、最後是點心和餐後飲料,西班牙與對話已經把我擊敗,如果遇到沒有英文菜單的餐廳肯定掛點。

整個旅館只有一部公用電腦,明天要試試用他們辦公室網路連線,要不然什麼檔案都不能傳,實在令人感到困難重重。

這樣一天就過了∼喔對,會議主席維拉原來是薇拉,一位年高德劭的老太太,是位熱心於數學應用的數學家。

M & D 2004
4ta. Conferencia Internacional Matemática & Diseño
Mar del Plata - Argentina - 7 al 10 Junio 2004

6/7

除掉開幕演說,我是研討會第一場第一位上台,壓力極輕,因為無前例可循,把該講的講完就輕鬆了。奇怪,明明準備廿分鐘的內容,為什麼還是講三十分鐘講不完,連軟體展示都來不及,難道又哈拉太久?肯定是阿雷波風格害的。

幾篇論文聽下來,就了解到這是個充滿西班牙文的研討會,到目前為止大概有一半論文是西文,現場演講則有超過三分之二講西文,真是要命。雖然說從自我學習角度來看這的確有助於七天內學會西文(笑)【註:是真的,聽了一天的西班牙文,好像聽懂得字愈來愈多,抱持著嬰兒學語言的精神,傻傻的聽、用力去聽、看嘴型,好像蠻有用的,西班牙文除了名詞詞性外,似乎不難,應該趁機多學。】;實際上對非西文與會者卻十分不便、又尷尬。一個要走向國際化的研討會應該還是要嚴格限定英文為主要語言,如果真要照顧本國語言,應當在同一時間另開額外的研討會。不清楚過去兩屆的狀況如何,畢竟也都在非西語國家辦,如果只是這屆,明年我會繼續參加,而如果是每年皆如此,那...投稿意願真的會降低。原本想找薇拉問清楚論文錄取率,好像也不用問了,大概是八成以上吧,來參加的人多半是自己人(主辦學校的自己人、主辦國家自己人、曾經投稿過的人),很多中小型研討會都差不多這樣,但是如果規模要更大,勢必要有一番改變。感覺起來阿根廷研究人員相當努力、很有想法、也很嚴肅在做研究,甚至有美豔可愛的建築師還自己做獨立研究來投稿,他們國際化程度如果更高,國際曝光率再高一些,遲早會邁向國際研究大國。

雖然稍有遺憾,但還是想和薇拉談亞洲成立國際數學與設計協會的可能性,主要想弄清楚這個協會和 NEXUS 的關係、運作方式等。當然老婆如果知道我又攬事情做一定抓狂,但先問問總可以吧。

本日最後一場專題演講「結構的幾何、幾何的結構」,講者厲害,講的很細、圖例很少,如果不一面想事情寫東西,加上時差來襲,有可能現場睡倒。

剛剛提到的美豔建築師叫做佛羅倫西雅,29 歲、有著標緻臉龐、迷濛眼睛、嬰兒般皮膚、個子中等、穿著很有品味,她只來一天就要回事務所,非常可惜(可惜什麼?),當然老婆如果知道就會感到慶幸,老公竟然不開會就只顧著看美女,還好美女只出現一天(笑)。

研討會第一天大家已經開始討論最後一天的計畫(汗),有人提早走、有人打算留一天在 Buenos Aires,有人要投靠親戚玩久一點。這裡說的大家至少有愛雪、托馬士,彼得、伊曼紐、蓋瑞、亞努旭等。嬌小型的愛雪是土耳其博士生,即將輟學到北卡重新唸另一個博士學位,專攻建築類型與形態學。托馬士來自車臣,是個有趣的年輕人,看起來像是西歐藝術家,其實已經博士班畢業,正在大學教數位媒體。彼得在維也納科技大學建築學院教電腦媒體,似乎是這個會議的常客(但他已經被充滿西文的研討會搞得煩躁)。伊曼紐先生來自加拿大新斯科細亞省海力法可斯市,自己開公司,研究什麼我不清楚。亞努旭來自波蘭羅克洛科技大學建築系,研究結構。

發覺台灣學生(學者)申論(針對一個主題論述)的能力要繼續加強,研討會中並沒有很深奧的論文,但是卻可以發揮這麼多論述,而且還頭頭是道、很有另一番見解,這樣的論述能力真是台灣學生做研究最欠缺的東西。

6/8

以下有一堆論文筆記,對看不懂的人感到抱歉,我是寫給自己看的:
  • 與 Buenos Aires 大學建築學院合作的 Diego 迪耶哥講題是歸納各類 puzzle 遊戲(例如河內之塔和中國環)找通解,結論是拿著一把尺就可以解題,這個酷。他就是從網路下載我賞楓照片的人。
  • 接下來的專題演講: Polynomiography in art and design 摘要:
    • (intersection of math and art)
    • 從簡單到及複雜的多項式圖形,從單線圖到 fractal 範圍極廣
    • 期望建立新的 polynomiogrpahy 領域,包含藝術、教育、科學應用等
    • photographer + camera + subject
    • polynomiographer + software + polynomials
    • FTA Fundamental Theorem of Algebra
    • FTA 的 root-finding 只有 1-4 階可以找出規律,高階呢?
    • 現今對 FTA 的瞭解停留在抽象階段 illusion,其實並不瞭解它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因為所有證明都太深奧、太複雜,無法在大學、研究所開課講授
      polynomiography 讓大眾參與多項式特定與解題,即使他們不知道何謂多項式
    • using iteration
    • p(x)=x^4-1 looks like fractal
午餐到外面探險兼拍照,點了個 plato del dia 今日特餐,靠不到十句西班牙語的功力幸運吃完午餐。隨便逛了幾個街廓,拍了一些東西。走著走著竟發現公園裡到處都是狗大便,一面走嘴裡一面罵雪特。回到旅館收信,凱傑竟然生病發高燒!老婆還要上課,真擔心兩個人都病倒...
  • 亞努旭來自波蘭(錯過他早上第一場演講)
    • 高層建築的新結構,更安全、提供額外安全通道,例如台北101共有八層超強結構層,大樓倒塌僅以八層為單位坍塌。他上回參加台北高層建築研討會時上過台北101頂樓,他一直以此為傲,因為我這個在地人都還沒機會上去。
    • 新數值模型語言 Formea
  • 伊曼紐不需要圖片的形態學
    • semiotics記號語言學
    • 源自研究自然形態的形態學主要讓我們學到自然形態的目的在節省能源、省力、有效率,但人為形態如直角、直線其實很沒有效率
    • 現代造型幾乎沒有內涵、不攜帶訊息,例如筆直的管子,截面固定、製造簡易,椅子造型和材料也簡單、主要設計來自如何將不同組件拼湊起來
    • 工業化大量生產的結果就是一大堆制式、沒有特色的元件(的確)
    • 具備資訊內容的形態學
    • 針織圖樣與數學描述的圖形,等於圖素與向量的形式
  • 李奧納多.帕羅.迪亞茲的 DECÁLOGO(這是摩西十誡嗎?)
    • www. calendar10.com.ar 結果是講曆制
    • 嘿∼人家學數學的,設計感很好啊,圖片範例都非常棒!
  • 【如果一直都是西班牙文的演講,還要繼續聽嗎?但外出又不知道去哪裡...煩惱中】
  • 化學教授莎拉講原子結構中的藝術
    • 從傳統原子結構講到量子力學結構,看到一大堆方程式,只知道軌道函數 orbital function 由兩組函數構成:R(radial function) * Y(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
    • 在最後終於看到漂亮的量子結構圖片,普普啦
  • 【Tea time,一杯咖啡控荔枝(咖啡牛奶),看亞努旭秀他即將在家裡車庫建造的可轉九十度飛行(水平翼變垂直翼)的飛機。】
  • 土庫曼大學瑪麗亞•剛薩雷斯教授講...新的數學教學法吧。但聽起來像是系所簡介,還有怎麼用認知心理學實際應用在數學教材上。
  • 專題演講,另一個教育議題,有關數學與兒童美術教育結合的計畫,巴西年輕的女教授主講(看起來就一副很熱情投入兒童教育的人),提到不少傳統教育抹煞兒童創意的問題,加上填鴨式學習讓兒童對數學失去興趣。小朋友的作品竟然已經可以玩到 Escher 的畫風,有趣。
晚餐是迪耶哥教授帶大家去吃海鮮【相機在充電所以沒照相,殘念∼】。后∼海鮮焗真的是 100% 海鮮,除了一點點醬料(番茄、香料、洋蔥)外,滿滿的海鮮,不像美國或台灣的海鮮焗,就只吃到一大堆 cheese 和馬鈴薯,海鮮是點綴用的。另外無論烤牛肉、各類 sole 料理都是主菜豐厚又實在,前餐炸小卷圈、道地阿根廷紅酒、餐後甜點加濃濃甜酒(像是水果蜜之類的,酒精含量 65%),總共每人四十批索,大約美金15塊而已。

飯局中蓓寧娜對蓋瑞的再著色 recoloring 理論大加韃伐(起因竟只是有人談到蓋瑞沒有一起來吃飯),認為科學家對美術的認知太膚淺,她覺得沒有完整的美術訓練一切都是枉然,伊曼紐則中肯的評論,順便回批一下蓓寧娜「科學家也會覺得藝術家使用科學技術的層次很膚淺」,哈哈∼他不愧是我欣賞的生活家。

回旅館已經累斃,這幾天都是這樣,時差加上喝酒吧,正想開電視眼睛就開始無力,然後整個人癱在床上不省人事。

6/9

八點鐘起床洗澡吃早點,電腦忘了充電,又經歷昨天西班牙語的疲勞轟炸,早上兩場演講就算了吧,下午還要 city tour,今天會是最輕鬆的一天。

聽了一下第一場演講,嗯,講西班牙語的聽眾討論的很熱烈,聽不懂的人一臉尷尬的笑容,果然去聽的是傻瓜,索性去血拼吧。一位女士很客氣的帶亞努旭和我到附近商場去逛,標準的 shopping mall,規模比美國小,但一應俱全。亞努旭有興趣皮件、衣服、皮靴(幫老婆買),結果搞半天先買了馬黛茶具組,我則買排笛、maraca、和有酷酷南美駱馬圖案的軟帽。

發現身上批索不夠用了,到 Citibank 換旅支,等很久、搞了一大堆 paper works,慢的要命,早知道隨便挑一家銀行就好。

下午一點鐘開始 city tour,一車廿多人吧,往城外的路上經過商業區、次商業區、藍領階級住宅區、有點荒涼的火車站、一般住宅區、城外的低收入區、然後就是一望無際的彭巴草原。第一站到十五公里遠的地方吃傳統阿根廷鄉村午餐(其實應該是給觀光客吃的地方),餐桌排成ㄇ字形,餐前沙拉(生菜、某種動物的舌頭切片、烤茄子等)、烤肉主餐、到餐後點心,還有不間斷的紅酒,從兩點吃到四點鐘,賓主盡歡。接下來逛一個郊區佈滿漂亮別墅的山丘,聽說號稱小瑞士,是很漂亮,房子建材簡單,不是水泥磚造就是木頭,山頂可以遠眺,僅有的兩三間木造餐廳都有一個 view 很棒的烤肉間。接著回銀海市逛市區、港口,這個城市很年輕,只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建築多是簡化的十九世紀西班牙、英國鄉村風格,商業區較多水泥高層建築,多是裴隆時期之後興建。也看到不少未完工就荒廢的建築,是兩年前經濟大蕭條的結果。港口有個海獅保留區,其實品種應該是海狼,不是人工規劃的區域,而是被牠們“佔用”的區域,這些海狼脾氣不怎麼好,會驅趕觀光客。接著到船隻墳墓,這個偏僻的港區竟然被當作廢棄船隻的永久安息地,好像一片沈船區,晚上必定很恐怖。接著逛半個小時的貝殼博物館,與其說是博物館,倒不如說是展示很多貝殼收藏的餐廳。結束參觀後約莫六點半,要吃晚餐看探戈了嗎?尚未。大家被丟回旅館盥洗、休息,九點鐘才出發前往晚餐地點。

這個探戈晚餐蠻棒的,現場探戈音樂棒,一位穿著時髦的女大提琴家搭配幾位老先生音樂家(鋼琴、手風琴、演唱),加上昏暗的燈光,把現場搞得微醺,一樣排成ㄇ字形的餐桌、一樣的上菜順序、一樣不間斷的紅酒、一樣熱絡的聊天氣氛,在探戈音樂現場演出的襯托下跟前幾天完全不同,等探戈舞者出場,現場熱度更是開始沸騰。聽說這對舞者每週練習三到四天、每天練習三到四小時,舞跳得非常棒∼

午夜一點鐘才回到旅館,這種九點鐘開始持續三個小時的晚餐形式,到現在還是無法適應。進房間還順手開了電視,但不到三分鐘就以大字形攤平在床上。

6/10

不曉得是昨晚的探戈晚餐吃的太久還是怎麼了,清晨五點腸胃覺得怪怪的,有點脹氣又好像要拉肚子,搞得翻來覆去跑廁所沒睡好覺,一直到十點鐘才起床,把衣服襪子洗一洗,決定早上的演講就算了,再去血拼吧。

慢慢逛 San Martin 大街,買了明信片、漂亮的 Mate 馬黛銀吸管、皮製鑰匙圈,照些照片、逛書店。天空下著毛毛細雨,冷冷的,但一件厚厚棉質內衣加外套勉強避寒,反正逛商店便可以保暖。午餐隨意在麥當勞解決,這邊的麥當勞員工還會在你用餐的時候推銷冰淇淋、飲料、咖啡之類的,看到一群阿根廷女學生,紮著長辮子,短裙加藍毛衣、拿著手機猛送簡訊,基本上人們都很友善,只是會用看外星人的眼光看我而已。
  • 下午第一場 Patricia 講工業設計曲面分析的演講,很有趣,對我未來研究可能有用
  • 第二場用數學多項式逼近求解之類的東西畫圖就比較牽強;
  • Tomás 托馬士的 3D 碎形圖形很棒,有網址可以下載東西:
    • http://fostoros.fi.muni.cz/pv097/prog/attract
    • http://www.fi.muni.cz/~toms/md04.pdf
  • 接著 Mauro 講 NURBS 和 B-spine 建構建築造型,好像停留在草模和 RP 階段,不知道有沒有真的蓋出來(Prototipado Rápido = Rapid Prototype)。也用 Autocad, Rhino 作曲面分析、unfolding。有做出一塊 1:1 扭曲牆面模型。
  • Rosa 講專門給建築學生的數學遠距教學,英文演講,感動中...回去要研究一下他們的線上課程,看起來很有系統。有些問題晚一點問清楚...
雖然這是一個小會議,人跟人之間比較親近,但是相對的人之間的成見也比較明顯(也許只有一兩個人吧),例如標準的藝術家蓓寧娜曾經跟大家講過約翰.西姆 (John Sim) 的軼聞,很明顯她對約翰非常非常有意見,一方面約翰也是藝術家,另一方面他的舉止比較我行我素,聽說他是個王子,不願意繳交參加費用,也不願意配合大會的一些規矩,這些聽說來的事情的確影響了大家對約翰的印象,我習慣中庸看事情,一方面尊重人與人之間的主觀看法,例如我很尊重蓓寧娜對約翰的成見(那是從她角度看到的約翰),另一方面我也相信人一定有另外的一面(例如約翰有可能只是不喜歡和一群人哈啦聊天),這是從「同一時間我們只能用我們主觀的眼睛看到一個完整的主體的一面而已」概念而來,其實在物件導向、易經、電腦輔助設計系統都講到類似概念。所以,偶而和約翰聊天時,我並不感覺到他有這麼難以相處。成見害人。

有些藝術家主觀性很強,不願意接受不同想法,卻又有強烈意圖要改變別人,我不認為這是好的。雖然我自稱(或佯稱)是藝術家,但我只會用作品試圖告訴別人我的想法。蓓寧娜一直強調藝術要被懂得藝術的人審視、要受嚴謹的藝術訓練,她對於非藝術家創作出來的藝術品一直很不以為然,這和我所認知的藝術來比,她是窄化的藝術、自視甚高的一種心態。她曾經被彼得(或伊曼紐)反問過,「藝術家認為科學家的藝術很幼稚,同樣科學家也會認為藝術家所引用科學概念的很幼稚」,我完全同意這種對比,而且比比皆是。由此看來,數學與設計研討會真是洪水猛獸,幸好絕大多數人講西班牙文、不僅都是阿根廷同胞、還多來自相同一兩所學校,如果是英文為主,我猜毫無結果的辯論一定少不了。
  • 最後一場演講先由 Valeria 講利用混沌理論研究都市發展研究的可能性,因為開發中都市充滿無法預期的變數(如低收入區域和隨意開發的情況),用混沌理論也許可以協助都市發展研究。
  • Sonia 聲音和週期函數研究,這個研究應該不算首創,原創不足,當作學生期末作品還可以。
  • 接著又是 Escher 的東東...
晚上是惜別晚會,吃飯、喝酒、跳舞,一樣從九點鐘開始玩到半夜。音樂響起,一群阿根廷叔叔阿姨們就像金頂鹼性電池兔一樣跳個不停。我們這群老外一樣閉俗、略帶尷尬的坐在餐桌邊,後來被死拖活拉的也被捲入舞池當中,好笑的是曲終人散之前也逃得差不多了。

6/11

早上頒發與會證書?有沒有搞錯!還一個一個頒發、鼓掌,這樣子等於明白告訴大家參加的人數不會太多,否則一天都頒不完。好不容易從昨天惜別會開始說掰掰到現在,大會真的結束了,很多人恨不得立刻離開似的老早就把打包好的行李端出來,痴痴的等巴士。幾天前搭的同一部小巴士姍姍到來,啊...好熟悉的運將先生和擋風玻璃裂縫,黑黑壯碩的 Sim 遲遲上車,之前他和幾個人理念不同的爭執讓車上氣溫頓時結冰,幸好他識相的坐我隔壁,對大家都是好事,因為沒幾個人願意和他同座(天空烏鴉飛過)。回到 Buenos Aires 後住進 Hotel Lion。晚上遛大街、逛國立戲劇院、將近九點才找到餐廳吃晚飯。走狗屎運,找到一家超棒的 buffet,無限量吃到飽加兩瓶紅酒,每個人才消費25批索。連台灣都找不到這樣燈光好、氣氛佳、好吃又超便宜的!

6/12

原本計畫早起沖個澡、出門逛 Buenos Aires 市區,結果因為窗外是個光線進不來的天井,還一直以為天沒亮,起床時竟然已經十點半,還被櫃台催退房,這真是晴天霹靂!因為接下來兩天沒得洗澡,我已經可以預見飛機上某個座位周圍有一股異味繚繞的可怕景象。沒辦法,時間有限,到櫃台退房寄了行李後趕緊出門,加緊腳步逛街、照相,所幸幾個小時內還是讓我徒步逛了不少地方,這部份就不細說了。下午趕回旅館搭計程車到機場途中,計程車司機十分熱情又健談,講他年輕時候、他去過的地方、他的家庭、他可愛的兩個女兒、還一面開車一面回頭秀照片給我看(運將...你都不用看路開車喔...我可是冷汗直流哩)。

回到台灣後,唯一的遺憾是一輩子到南美洲機會不多,而我的行李只比起出發時增加了一點點重量,會不會帶回來太少東西了?

附記一些過去幾天聽到、常用的西班牙文:museo, libro, dia, plato, plato del dia, arquitectura, matemática, diseño, ciente (next?), parrilla, grilla, pollo, pile, sikus, maraca, bienvenido, nuevo, troucha (trout), ciente,
bien, bueno, si, no, buenos dias, ciao, adios, cafe (con leche), primer, segundo, tetris, una, dos, tres, cuartor, cinco, ces, ciente, ocho, nueve, diez, venty, ventidos, cincuento, telefonica, conferencia, nacion, metodología, analisis, mosaico, observamo, posición, forma, condición, geometría, generación, clasificación, poligonos, figura, centro, área, superficies, adición, sustración, movimiento, plano,...

June 22, 2004

阿根廷,別讓我哭泣∼(4)

經過這麼多日子才又出現續集,想必...對的,從阿根廷回來了!還在復原因為飛機坐太久而疼痛不已的腰背。這回能順利成行,完全是環環相扣、驚險過關,臨上飛機前一天早上還不知道能不能成行,傍晚把學校事情忙完,直到晚餐之後才有空整理行李。除心裡直呼慶幸之外,唯一擔心的就是時程太過緊迫而沒有事先申請差旅補助,有可能要全程自費而大失血。下回真的要提早處理這種事情,免得為了出國發表論文而損失慘重。當然另一方面也對目前高等教育補助的缺乏感到失望,現在博士生出國發表論文所得到的補助機會和額度比老師還多,雖然窮教授多少有固定收入,家庭支出、差旅、東扣西扣之後也真的所剩無幾了。

June 4, 2004

阿根廷,別讓我哭泣∼(3)

在新竹和台北世貿(阿根廷辦事處)之間“魚雁往返”幾回之後,逐漸摸清楚要踏上阿根廷之旅的全貌,簡直就像解謎遊戲。在前一篇提到的一些步驟還是有錯,現在都修正過了。以下是後續發展...

阿根廷方面的保人很快的親自跑他們外交部完成對保,禮拜二晚上他就 e-mail 告訴我一切 OK,台灣這邊的辦事處應該禮拜三的一早就會通知我繳費。這下遭糕,禮拜三早上十點有課人走不開就算了,機票又還沒開票。果不其然,早上九點半準時電話就來了,還催我盡快繳費,因為不保證一天內簽證可以下來(原因是辦事處處長不見得每天進辦公室),這下慘,沒機票正本怎麼繳費?趕緊催問旅行社機票的事情,一問之下竟然要到隔天(禮拜四)中午才開得出來!如果是這樣就玩完啦∼ 買尬的,趕緊死纏爛打、千拜託萬拜託他們幫忙趕開票,務必要在禮拜四早上十一點以前讓我拿到。
  • 禮拜四一早衝世貿,預定 9:30AM 停好車再轉戰南京東二段等機票。但竟忘了此時是 COMPUTEX TAIPEI 大拜拜,塞車啊!等停妥車子已經 10:20AM。

  • Call 旅行社王小姐,她說機票還在趕,預計十一點整可以出來,改地點到南京東三段。

  • 搭計程車衝到南京東三段巴西航空,10:40AM。Call 王小姐沒人接...不會是落跑吧(緊張)。

  • 緊張!緊張!先溜到隔壁誠品喘口氣十分鐘∼

  • 10:50AM 回到巴西航空樓下,再 call 王小姐還是沒人接...她放棄了嗎?(泣)。旁邊準備上班的錄音室員工們(包括一位抽煙打發時間的年輕女孩)不時用懷疑的眼光看著我。

  • 11:00AM 接到王小姐電話,她正在路上,馬上就到(快啊!)。

  • 11:03AM 素未謀面的王小姐騎小綿羊飛車抵達,就衝上樓去拿票。

  • 11:05AM 王小姐再度出現,手上拿著通關王牌∼機票正本。然後憂慮的問我一句話:「你有美簽吧?」,這干美簽啥事?「現在巴西航空從東京飛聖保羅要有美簽才能登機」,我哩!想不到這通關王牌還要祕密金鑰才能開啟。幸好年初去了一趟美國,真是救命符。

  • 11:06AM 衝過人行地下道到對面超商準備影印,竟然「準備中,尚未營業」,趕緊先衝世貿要緊。於是再度請台灣運將幫忙∼

  • 11:15AM 很不幸碰到一位老神在在的運將先生,慢慢開、慢慢換道、不疾不徐,我都快尖叫出來了他也無所謂。想到世貿周邊的交通,心裡就涼了半截。

  • 11:24AM到世貿之前一個路口,瞄到一家全家便利商店,心裡同時閃過電影裡常見的追逐情節,趕緊要運將停車,跳下車衝到全家先去影印再說(此時心裡竟默念著“全家就是你家”),然後衝上天橋、嘴裡喊著「抱歉!借過!」、衝下天橋、跑錯方向又趕緊跑回來、再往國貿大樓跑、鑽過行進中的車陣、衝進大門(還是乖乖的、上氣不接下氣的告訴警衛要幹什麼,免得被當作恐怖份子)、看到電梯燈正好亮了、衝進電梯、按10、...呼,終於可以喘口氣,電梯門開、再跑到阿根廷辦事處門口、看錶∼11:27AM。幸好。

  • 領繳費單、到一樓繳錢、再回十樓領收據,11:34AM完成(已經略微超過時間)。
幸好完成全部手續,接下來就等明天早上是不是可以順利領到簽證了。怪哉,竟然變成連續劇!另外啊,雖然去不去得成阿根廷還不一定,該 present 的東西還是要準備,起碼在飛機上可以整理一下,不能太混。

[2004-06-04夜更新] Argentina Visa隔天(禮拜五)抱著死馬當活馬醫的心情到阿根廷辦事處報到。能拿到簽證的話,週六一早的飛機就順利成行;如果沒拿到,就要趕緊辦機票退票、申請簽證退件、緊急通知主辦單位我無法出席、然後我的學生們會很鬱卒少了一個快樂的禮拜。當辦事小姐見到我的時候,我永遠忘不了她那鐵面無私又嘴角輕輕揚起的表情,似乎在告訴我什麼∼ 待我遞出收據並用試探的口吻問道「有辦出來嗎?」,她趨身到檔案櫃並輕口回應「有」,然後遞給我那張幾近不可能拿到的阿根廷簽證(好奇者請看右圖),我眼角泛著感動的淚光、連聲道謝(八點檔手法),她還是用那幾乎看不出來的微笑回應。喔∼買尬∼真不敢相信真的給我辦出來了!破記錄的五個工作天,再也無法被超越的極限啊!

May 28, 2004

阿根廷,別讓我哭泣∼(2)

故事還沒結束,哼哼∼我不會這麼容易就放棄的。親自造訪過阿根廷商務文化辦事處之後才確定「真正」需要準備的資料和程序(原本還是有些東西搞錯),以下資料僅提供申請「其他類別」"29-e" 簽證(包括參加 conference)參考,這個類別包含:國際會議、文化交流、運動比賽、技術轉移、裝置或維修機器等。步驟如下...

步驟一:事前準備
  • 確定行程、訂機票並拿到電腦訂位記錄(「其他類別」簽證停留天數只有 15 天,訂機票時要注意)。

  • 找到阿根廷方面的連絡人(最好住在首都 Burnos Aires 或附近,因為可能要他/她親自跑外交部辦理對保)。

  • 主動聯繫阿根廷在台商務文化辦事處索取最新的簽證須知、保證信格式。

  • 由於簽證核准是由地球另一端的阿根廷外交部審核,非常耗時,所以最好出發三週前就要投遞申請表。

步驟二:開始申請。需要準備資料如下:
  1. 藍色申請表一份,用英文或西班牙文繕打或大寫正楷填寫。

    • “職業欄”填無、退休、或家管者,附身分證或退休證正反面影本。
    • 學生請附在學證明。
    • “阿根廷連絡人”除姓名外,請註明該人為 Mr./Mrs./Ms.、及其工作單位。
    • “主要目的”說明欄請註明 conference 或交流活動全名。

  2. 效期一年以上之中華民國護照及其影本(護照驗畢退還,待通知繳費後再繳交製作簽證)。

  3. 最近三個月內兩寸(45x40mm)彩色相片兩張,一張黏貼申請表上,一張除去白邊、背面寫上姓名、並以迴紋針別在申請表左上角。

  4. 電腦訂位記錄一份。

  5. 英文或西班牙文之服務單位保證信(有既定格式),蓋公司大小章及負責人簽名。

  6. 阿根廷主辦單位或客戶之邀請函。

  7. 不需要財力證明、在職證明(因為服務單位保證信已經保證這些事項)。

  8. 送件方式可本人或委託代送,但不接受郵寄或快遞投/領件。另外,送件同時要詢問何時可以查詢送件文號和個人編號,按簽證須知上面的說明,要在送件三天後才能打電話詢問,但如果時間趕就要問一下是否可以提早。
步驟三:索取送件文號(Fax No.)和個人編號(Ref. No.)後進行對保。這個步驟是最冗長和令人無奈的階段,首先你要和阿根廷那邊的連絡人保持密切聯繫,告訴他對保的必要性以及有可能必須親自跑一趟位在首府 Buenos Aires 的外交部領務局。
  1. 送件之後第三天,去電阿根廷駐台辦事處查詢簽證的送件文號(Fax. No.)和個人編號(Ref. No.)。

  2. 將這兩個號碼以及你詳細的個人資料傳給阿根廷連絡人,請他盡快聯繫阿根廷外交部領務局。

  3. 阿根廷連絡人聯繫外交部領務局進行對保手續。

  4. 阿根廷外交局審核簽證。這個階段可能三天到數週不等,只能空等,完全不會有消息。

  5. 待阿根廷辦事處收到官方核准函,會立刻打電話通知你繳費。
步驟四:繳費、製證。
  1. 準備好個人編號(Ref. No.),到阿根廷辦事處領取繳費單,到一樓交通銀行繳費,再回十樓領收據。

  2. 三天後憑收據領簽證。
呼∼這樣辦簽證的程序夠不夠麻煩?可能有些國家更煩瑣吧。那我目前處於第幾個階段呢?今天(週五)一大早送件,雖然是我的疏忽以致於太晚送件,但好心的辦事員小姐願意幫我到底,下班前就趕給我送件文號和個人編號(感動的痛哭流涕),現在資料已經在我阿根廷連絡人手上,就等著對保和審核程序,所以如果順利在三天內能核准,算算時差只要在週四一大早能接到核准通知,然後一天內把簽證趕製完成(再度痛哭感謝辦事小姐的承諾),就可以成行了。

May 23, 2004

阿根廷,別讓我哭泣∼(1)

六月七日要出席在 Buenos Aires 舉辦的 Math & Design '04,這個研討會很有趣,只要是關於數學與(任何形式的)設計的主題都歡迎,不過當然是以建築、音樂、參數設計、圖形為主。之前因為學校外務太多,完稿的論文遲交好幾天,讓會議主席不厭其煩的催了我好幾次,後來看議程表發現我被排在第一天的第一場次,就在 keynote 之後呢,真是不好意思。

這幾天終於開始趕辦機票、旅館,在Google找資料時意外找到一些有趣的東西,外交部領務局網頁提到“阿根廷首都民性甚多狡詐,輕諾寡信,崇尚享樂”,剛看到時覺得很刺眼,但其實不少國家的首都都可以用類似的描述,像我和老婆在巴黎差點被一群阿拉伯女孩在大庭廣眾下扒走背包裡的東西,巴黎朋友也曾經警告我們小心這個、小心那個;還有一回在華盛頓特區一家華人飯館填肚子時,老闆好意的提醒我們後才發覺住的那黑人區有不少騙子、扒手、搶匪,聽得汗毛都豎起來;認真說起來,哪個城市沒有這樣的「特色」啊?偷騙搶是最低層的求生方法,在龍蛇混雜的都市叢林中,究竟是求生或貪婪也分不清楚了,有時候是歧視問題造就罪惡、有時候是人性禁不起考驗的例證,很有趣的是現代人似乎並不怎麼在意自己身邊發生的這些事情,反而是初到一個新地方的時候會特別在意,是因為身邊事習以為常了嗎?詐騙、斂財、偷竊、侵犯這些好像被大家認為“很平常”的東西,也許便反應在我們的國家形象:「台灣首都民性甚多狡詐...」。所以如果不想被別人用異樣眼光看,要當一等國際公民,每個人都要負起建立形象的責任。

不談社會問題。雖然這趟是學術旅行,不可背離本性的總要看看旅遊資訊。阿根廷幅員遼闊,真正(我覺得)好玩的地方都不在首府附近,例如 Iguazú 伊瓜蘇瀑布、安地斯山脈、Perito Moreno 冰河、近南極圈一帶、Pampas 彭巴草原、西班牙殖民建築...等,那我要去的地方還有什麼有趣的呢?仔細研究會議舉辦地點,乖乖...原來不是首府 Buenos Aires 市,而是 Buenos Aires 省的 Mar del Plata,雖然是個像 Miami 一樣有美麗沙灘的旅遊勝地,但距離首府竟有四百多公里!旅行社說從台灣到阿根廷能搭的班機選擇不多,而且飛一趟就將近兩天,到了首府還得自己想辦法到 Mar del Plata,會議本身就要花上一週,如果還要多停留幾天體驗風土民情,我的課肯定要停到學期末以後(好像聽到學生在歡呼)。所以,看來只能坐兩天飛機、參加兩天半的會議、中途偷偷落跑再搭兩天飛機回台灣,這樣勉強一週內可以回得來,但如此千辛萬苦跑到真正的地球另一端(以前說波士頓跟台灣在地球兩端是隨便說說,Buenos Aires 才是正港以地心為中點的另一端),旅館床都還沒睡熱就要回來,沒機會去仔細瞧瞧號稱「南美州的巴黎」的 Buenos Aires 市。雖然說行萬里路勝讀萬卷書,但這個里程數如果是搭飛機換來的,那些萬卷書就只是隨身帶的幾本書、飛機上的雜誌、購物冊、求生指南、和收集空姐資料的電話簿,哎∼悲情之餘只能眼淚往肚裡吞。

話說我嫌台北-吉隆坡-Buenos Aires這個航線在吉隆坡轉機要花上十一個小時呆坐在候機室太過折騰,還拜託旅行社幫我找飛行時間比較短的航線,業務小姐很打趣的說「有啦!台北-紐西蘭- Buenos Aires,快多了,但你應該不會考慮啦,要九萬多...」,過了十秒鐘我才回過神來把掉在地板的下巴撿起來,心裡想「什麼!你當我沒錢?對啦,偶是比較窮...」,淚珠在眼框裡轉了好幾圈。後來老婆給我忠告:「下次投稿論文研討會要先看地點啦∼」,對喔,我當時只想到 Evita 劇中的 Buenos Aires 就很憧憬,天曉得...真是個土包子。

[Updated 05-27-2004] 連絡過阿根廷商務文化辦事處後,才恍然大悟之前在網路上查到簽證申請程序全都不對,我一直相信網路上幾乎什麼資料都找得到,但這回可被網路資料正確性的問題害慘了(其實是自己懶惰,捨直撥電話不用而就孤狗)。實際上的申請程序十分繁複而冗長,文件要準備一大堆外,還得在阿根廷那邊有個保人到領務局進行對保手續,簽證要由阿根廷外交部批准,駐外領事單位的工作似乎只是收發件而已,這樣半個地球南北往返,甚至要花上三個禮拜以上的時間。辦事處人員說最快最快也要七個工作天,而現在距出發只剩下不到九天(六個工作天),這不玩完了嗎?搞半天竟然去不成阿根廷,真是欲哭無淚。雖然酸葡萄心裡作祟,嘴裡開玩笑說「把簽證申請搞得這麼複雜,難怪沒什麼人去玩」,真的也怨不得人,哎喲∼真要學點老婆的急性子,可以早點做的事情就不要拖拖拉拉(悔恨交加中)。

親愛的阿根廷,我倆緣份竟然還沒開始就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