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January 7, 2008

Happy Hour: 我們只不過是動物

以下文字是今年一月份 Happy Hour 我所講述主題的摘要文字,主要是最近幾年對於關係模式(Pattern of Relationship)的興趣,以及閱讀過「The Social Atom(隱藏的邏輯:掌握群眾行為的不敗公式)」的心得(這是本非常棒的書,每個人都應該仔細閱讀)。
----
無論在野生自然環境或人群聚集的都市環境中,我們都會發覺許多隱然存在的規律性,那不是律法與制度,而是一種自然的秩序與驅動力。在人類社群中,人們很自然會形成各種群體(膚色、種族、地理區域、年齡、工作、喜好等)。由於群體是個體的集合,為了了解群體,我們往往很直覺的想先研究個體,接著我們會發現個體實在太難以了解,反倒是群體行為還有跡可循,這和野生動物的群聚行為大致吻合。往水池裡撒入飼料之後蜂擁搶食的魚群,和飢餓許久的學生們看見整桌的pizza時所表現的群體行為,其實非常相似(唯一不同的是,身為人類總是要顧及禮讓)。


動物群聚的本能是為了自我保護、追求自身利益。推舉領袖的行為雖然看似與追求自身利益相左,但卻是集體決策之下的產物,用以追求群體利益,在此狀況下,個體利益便會獲得一定程度的保障。動物之間的合作與追求自身利益也看似無關,但如果合作掠食所獲得的利益遠大於獨自掠食,這時候合作就變成必要了。

群聚也會同時形成族群隔離現象,除了少數政治力與種族意識操作下的族群隔離(這只有人類會發生),多數隔離其實都是自然而然發生的,這是「西瓜偎大邊」的道理。當個體聚集成為群體後,常發生很多不可思議又有趣的事情,例如幽靈塞車現象,明明沒有發生車禍卻發生嚴重塞車,其肇因也許只是某個人多踩了幾下煞車,後面的車輛經過連鎖反應後就塞住了,常開車的人一定很有經驗。

群聚效應有一種很可怕的現象:情緒感染與擴大作用,也就是在運動會、狂歡、熱門演唱會、抗議、暴動中所呈現出來的群體行為。愉悅情緒的感染是我們所樂見的,如果換作是仇恨與報復,就會變為暴動或戰爭中的屠殺行為,或者轉變為恐怖的「我族中心主義」。即便是快樂的情緒感染,也容易產生狂亂與激情、過動與偏執,稍加不注意就會失控。這些群聚現象的個體所表現出的智慧其實很簡單(或者說智慧不高,哈哈),不相信的話自己去觀察各種群體活動、群眾運動、造勢活動等,肯定有趣。

人類觀察星象的歷史十分久遠,以火星為例,過去人們總認為火星在天空運行的軌跡十分混亂,但哥白尼分析火星軌道資料並大膽假設,發現其實軌道十分單純--火星只不過是繞著太陽運行,這是典型的「複雜現象背後的簡單事實」。這也是近年來社會學和經濟學熱門的觀點,群聚現象包括群聚組織和行為模式,人類社會如果是一個大型的群體,個體就是「社會原子」,這些原子之間的交互關係與效應,便可用社會物理學加以研究,例如人潮移動時所呈現的流動現象,即符合自然界的粒子運動。在化學上,我們知道碳原子就是碳原子,但是當碳原子以不同的方式組構(也就是關係模式),便會形成截然不同的物質,我們稱作碳的同素異形體(Allotropes of Carbon),包括:鑽石(Diamond), 石墨(graphite), 六方碳(lonsdaleite), C60, C540, C70, 無定形碳(amorphous carbon)和奈米碳管(carbon nanotube)等。

自然界中的各種現象、軌跡、特徵都很複雜,但只要我們夠敏銳,都能察覺出豐富的訊息。上述人潮流動的例子,最經典的算是 Helbing 對於人潮中分流與動線的研究,他甚至可以用程式完整模擬人潮流動,而他並不需要事先了解人潮中每個人的知識背景或者心裡在想什麼,因為此刻他們都只是社會原子,依照直覺的反應在運動。

英國哲學家懷海德說道:「科學思想的目標,是在特例中發現通則,在無常變化中看出永恆不變」。群論(Swarm Theory)便是一門研究群體行為與現象的科學,跨足傳統的科學與人文社會領域,就像蝴蝶效應中所論及的非線性或動力系統(non-linear and dynamic system),一個細微的變化,將會招致巨大的改變。可以這樣說明:有兩個相關的事件 A & B,事件 A 發生之後影響了 B,事件 B 回過頭來影響 A 造成更大變化,如此累積影下來,勢必成為巨大的改變。股市行情的震動、橋的晃動、麥克風與喇叭間的回授(feedback)效應都是具體例證。

古人的智慧已經告訴過我們這些道理,成語中常見的:順水推舟、船到橋頭自然直、不抵抗就加入、物極必反、富不過三代、十年河東十年河西、...等,都是智慧與經驗的話語。人自以為偉大,卻經常忽略了一個事實:我們還是動物,脫離不了動物性本能的反應。感性、理性與好壞無關,關心、善意、利他、犧牲、固執、偏執、貪婪、自私、謊言、詭計、殘暴都是動物性本能的延伸與放大,姑且讓我隨便給個數字,我認為人類大腦中原始本能佔了絕大部份,包括情感、感性的部份,佔了 95% 以上;剩下不到 5% 是理性思惟和推理能力構成的一層薄殼,就是這層薄殼讓人類擁有了發展文明的能力。我們千萬別妄自菲薄,95% 的原始本能不會憑空消失不見,那雖然是支配我們各種豐富情感與創意的來源,卻也是長久以來被我們試圖抹除與否認的部份。我們必須認真看待自己動物性本能的部份、也持續開發理性的部份,不要再妄想人類是「純理性的動物」,這句話基本上是矛盾的,既然是動物,就不會是純理性。

We are animals. We can't be purely rational.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