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August 14, 2011

還在自己架設課程網站嗎?

過去為了保留課程記錄、學生作品,採用很多種方法,最簡單的就是利用 FTP 作為課程資料的倉儲中心,優點是簡明易用,缺點是資料從此束諸高閣、不見天日;而最複雜的莫過於自己架設網站,優點是有自己掌控的自由、分享速度快,缺點是耗費的維護成本高。


既然我們使用的 Google Apps 應用服務提供這麼多免費好用的服務,不好好利用就太可惜了。讓專家去做軟硬體維護,我們則專心生產與維護內容,這不是美事一件?當然,Google Apps 畢竟不是整合的單一服務,而是分散式的內容服務,如何讓課程看起來仍然是一堂課,而不是隨隨便便把散落的資訊打包起來,則需要一些時間來嘗試、實驗。

February 14, 2011

寒假後的週一是淒冷的藍


冷冷的天,淒淒的雨。清早打著哆嗦出門買早餐,打點Zack新學期第一天的上學。送走兒子後,埋在沙發裡眼帶惺忪的讀著文字新聞。一刻鐘後,老婆也準備上工去了,工作日的步調逐漸加速,腦子裡不爭氣的閃過一件件今日待辦事項。突然間一陣哈欠把瞌睡蟲全喚醒,睏...極...了... 想鑽回那誘人又溫暖的被窩。但待辦事項的壓力和早餐補充的血糖已經讓血流加速、腦部含氧量增加,看樣子已經停不下來了。

以上是典型的暖機程序。

Blue Monday. 寒假過後的第一個週一尤其藍。今天還是西洋情人節呢。

December 10, 2010

透過iPhone使用交大VPN

欲使用交大 VPN,你需要以下基本連線資料:
  • 交大VPN系統:Juniper SSL VPN
  • 連線位址: https://sslvpn.nctu.edu.tw
  • 帳號、密碼

透過 iPhone 使用交大 VPN 有兩種狀況:

一、電腦(筆電)上的應用程式需要使用VPN,僅利用 iPhone 作為網路分享器:

設定好 iPhone 與電腦之間的網路分享後,在電腦上開啟網路瀏覽器,按照這個 VPN 連線說明設定即可。這和一般電腦上使用 VPN 一樣,故不贅述。

二、iPhone 上的應用程式需要使用 VPN,iPhone 需登入 VPN 網路:

1. 連線至 App Store 免費下載 Junos Pulse,這是 Juniper 網路公司為 Juniper SSL VPN 伺服器開發的 iPhone 專屬連線程式。

2. 下載、安裝完成後,進行初次設定。按 Add Configuration... 新增一組連線設定,在設定頁面按 Configuration 輸入連線資料:Name (連線名稱) 隨你喜歡,URL (連線位址) 用 https://sslvpn.nctu.edu.tw,不要使用 Certificate。儲存後回至前一頁。

3. 回到連線設定清單,點選 NCTU SSL VPN,使用該連線設定。此時回到首頁,出現綠色連線鈕,大膽按下去吧!

4. 連線後會出現熟悉的登入畫面,輸入你的帳號密碼,順利話應該就登入成功了!

連線後,畫面右上角會出現 VPN 字樣提示目前正在使用 VPN 網路。連線結束後,回到 Junos Pulse 關閉連線即可。

December 8, 2010

CityEngine 2010.3 上市!


城市建模平台 CityEngine 在白雪紛飛的十二月正式推出 2010.3 版,讓原本就已經很強大的城市建模組件更加完整。我每次展示 CityEngine 城市建模步驟,都讓參觀者驚訝的不得了。

重要的新功能包括:

  • 將場景匯出為 e-on 公司自然環境模擬軟體 Vue 的格式,太棒了!如此一來便可以運用 Vue 超強的自然環境、景物模擬和彩現引擎。
  • 更多量體配置與都市設計的 CGA 操作法則(也就是程式化的造型語法),包括地塊配置(parcel layouts)、都市分區(zoning laws)、建築量體模型(mass models)、不同複雜度的建築結構。
  • 增強地形進階建模功能,包括與河流和道路自動貼齊、可控制網格面密度、可匯出為高程圖或網格模型。
  • 增進開放街道圖(OpenStreetmap)的支援。用戶原本就可以自 OpenStreetmap.org 下載地理圖資後,匯入 CityEngine 快速產生接近實景的都市模型,現在對於圖資的資料型態支援更好了。
  • 新範例檔:中世紀古城。這個範例檔是一個座落於山城的歐洲中世紀古城,除了城鎮規模、細緻度、景色真實度很高之外,裡面鉅細靡遺的小街道和山中小徑也相當驚人。

聽說本所學生有人開始玩 CityEngine 了,不錯喔~只不過真要發揮它的超能力,學習撰寫 CGA 還是免不掉的。Shape Grammar 不死!CGA 萬歲!

December 3, 2010

機器人來了!

On the Bri(n)ck by Harvard GSD.
Image courtesy of Dezeen.com.
機器人或大型機械手臂陸續出現在瑞士聯邦理工大學建築系、斯圖加大學建築系、哈佛大學建築學院、耶魯大學建築系、南加大建築系、密西根大學建築系,天哪!全球建築系會逐漸被機器人佔領嗎?孩子,你想太多了~

最近一兩年建築界運用機器人的酷炫案例讓很多人口水直流,但有多少建築系會跟進,頗令人好奇。工業用機器人和一般數值控制機具不同的地方在於維護成本和使用操作所付出的心力更為高昂,但有趣的地方就在它所帶來的可能性,連機器人領域的專家都對建築領域的投入感到興味盎然起來。

趁著這股風潮,我訪查了一下國內機器人(主要是工業用機器手臂)市場狀況。機器人在產業上的應用還是在取代人力以及大量生產為主,製程規劃與設計才是箇中專業。小型桌上型機器人價格約100萬上下,大型機器人則可達200萬以上。機器人和特定用途的 CNC(數值控制機具)不同,機器人可隨時變換用途,CNC 則不行。機器人機型繁多、客製化多樣,考慮條件主要是作業類型、作業範圍、荷重(含加速度)、周邊設備(如夾具、馬達、固定底座、移動軌道等)。一般機器人分公司或代理商都提供機器人規劃和客製,也有二手良品、整修品交易。

對建築人來說,雷切仍然是第一名的數位設備,因為它易學易用,就像印表機一樣。但 CNC 就不同,要花不少時間測試、改檔、產生G-Code、上機操作、監視等,比起印表機複雜太多了。換作機器人,複雜度就更高,學習與應用門檻頗高。但因為夠酷炫,短期內我相信持續會引起不少建築人的興趣,當然學習過程一定會嚇跑不少人。

另外一類型的機器人是迷你型的機器人套件,類似 NXT Mindstorm Robotics、Bioloid 這種小朋友、大朋友都適合的套件,還可以出國比賽機器人踢足球呢。這類機器人套件可以用來學習機器人原理和設計,但卻和 CNC 的控制方法和實際能做的事情差距太大,所以只適合用在互動建築的教學上,而非數位設計與製造上。

跳tone一下。蓋馬丁設計公司(Guy Martin Design)座落南加州一處神祕的密閉式廠房內,連鄰居都不知道他們在搞什麼東西,它在業界非常知名、但一般人卻完全沒聽說過。他們利用工業用機器人進行等比例原型和產品的研究與製作,曾協助飛利浦史塔克(Philippe Starck)解決複雜形體的設計與製造問題。蓋馬丁本人受建築訓練,在SCI-ARC唸書時就愛自己關在停車場的小型貨櫃內搞東搞西,直到畢業後被趕走為止,他已經決定如傳統匠師一般,要和製程與材料共度此生了。只不過他搞的是數位化的製程與新材料。這種車庫創業精神可以說是美國精神的體現,台灣精神呢?

筆電的 ExpressCard 槽空著太可惜

蘋果公司捨棄 PCMCIA 後,新系列的 MacBook Pro 都換成 ExpressCard 槽,但說實在該有的功能都已經內建,沒什麼需要用到 ExpressCard 的周邊。常見的 ExpressCard 有為了資料傳輸用的 SATA 和 USB 3.0,都是為了連接外部設備,對一般隨遇而安的遊牧民族用處不大。

正好我手邊這部超過四歲的 MBP 已經面臨硬碟空間不足的問題,索性到網路上搜尋是否有 ExpressCard 介面的 SSD 產品。運氣不錯,在露天拍賣找到這個東西:Filemate SolidGo ExpressCard Ultra SSD 48GB,要價$6850,相較於一般內接SSD來說略貴,但看看這麼小一支,不到兩片黃箭口香糖的大小,算十分精巧。

品名:Wintec Filemate SolidGo ExpressCard Ultra SSD 48GB
規格:
  • 接頭規格:ExpressCard/34 PCI-E mode, with mini USB 2.0
  • 最高傳輸速度:讀 115 MB/s,寫 65 MB/s
  • 容量:48GB
  • 尺寸:75mm x 34mm x 5mm
安裝步驟很簡單,把卡片插入 ExpressCard 插槽,系統會詢問是否進行格式化,格式化完成還要分割(partition)才能用,我是用 Disk Utility 進行分割的。

諾曼大師怨嘆「設計教育不改不行了」(譯文)

Don Norman 開砲!設計教育再不改變,就要鬧革命了。這回 Norman 火氣不小,字裡行間都是煙硝味。

花了兩天的零碎時間把全文翻譯完成,目的是(1)為了讓懶得讀英文的朋友和同學們大致了解諾曼大師在砲什麼;(2)雖然諾曼大師評論的主要領域是工業設計,但相同論點對建築與其他設計領域應該一樣有參考價值;(3)因為罵到設計師資「博士化」的問題,很有感覺。

本人並非翻譯專業,精確度還有待加強,尚請見諒。其中 claim 我統一翻為「主張」,接近宣言或構想。

原文出處

為什麼設計教育必須改變?
Don Norman | 26 Nov 2010

傳統上,設計師仰賴工藝技術彌補知識上的不足,無論是草圖繪製、製作模型、繪製細部或彩現,這些花上多年時間磨練出的技藝讓設計師感到無比自豪。遺憾的是,在新興設計領域中,這些技藝缺乏表現的空間。

身為設計期刊與研討會審閱委員、設計競賽評審委員、以及設計學生與教師的指導委員,我被迫看很多爛作品。設計師經常對問題的複雜性或對提出論述所需的證據一無所知,便提出駭人的主張。爛作品經常出自聰明、有天份的人,他們有好點子,也可以將產品、概念或模擬製作的很好,可惜提出的主張很糟。

November 24, 2010

微星舊筆電Megabook L715重生

這台微星 Megabook L715 是幾年前「明日建築展」時微星科技捐贈的兩部其中之一,輾轉在研究計畫和展覽間輪流使用,倒也沒出什麼大問題,直到幾個月前硬碟出狀況,才宣告暫時退役,放在我辦公室一角。另一部捐贈的 L715 則早在一年前因為顯示卡問題而掛點了。

最近因為需要跑些測試軟體、教學機、以及給兒子在辦公室玩耍用(他最近在瘋長頸鹿美語的開心酷樂園),又不想買新機器,索性拿它開刀。反正拆裝機器樂無窮。

從 PCHome 訂了 WD Scorpio Blue 160G 5400RPM 2.5吋 IDE/ATA-100 小硬碟,等級比原來內建的 Toshiba 40G 4200RPM 高很多。24小時到貨果然很快,今天收到後馬上安裝測試,一切完美!有那麼幾秒鐘想要試著裝 Win 7,但實在沒勇氣看他的分數,既然是測試機,還是乖乖跑穩當的 XP 就好。等系統安裝完畢,惱人的「驅動程式尋寶之旅」才要開始。

老機器最討厭的就是驅動程式很難找。幸好微星原廠下載區內還提供了淘汰機型的驅動程式(L715下載區在這裡),大致硬體驅動都有了,可惜偏偏晶片組和顯卡驅動怎麼裝怎麼不對,網路上找了幾個不同版本,也都不行。後來在這個論壇看到一模一樣的問題,才順利找到正確的顯卡驅動,真是不容易~不過,看到17吋原生解析度1680x1050還挺過癮的。

上述只是交代了我人生中的六個小時是如何耗掉的。

November 23, 2010

台灣塔:夢想與現實的距離

此次台灣塔國際競圖,來自羅馬尼亞建築師 Stefen Dorin 的作品「漂浮的瞭望(Floating Observatories)」獲得評審青睞,大膽前衛的齊柏林飛船式的漂浮氣囊,令人不禁產生許多浪漫的幻想。Dorin 提出多項充滿未來性的創新構想令人耳目一新,擺脫了形體操作的窠臼、以及高層建築設計的傳統思維,大膽將高科技與活動式建築的概念融入。整個台灣塔可以說是博物館(城市願景館)、都發局辦公室、瞭望塔、齊柏林漂浮氣囊、垂直風力發電塔、太陽光電塔的集合體。這樣獨特的作品在眾多提案中很「跳」、很有話題性,如果換作我是評審,肯定也會投他一票。

不過,當我看到媒體報導與競圖文件,大家都很認真的討論要把台灣塔建造起來,不禁納悶了起來~ 總工程經費40億、民國104年六月完工、施工與驗收期只有短短的2年?這不是開玩笑吧~這樣特殊的建築物,我以為是400億經費、民國114完工才有可能完工,不是嗎?

October 16, 2010

AutoCAD 2011 for Mac 有什麼不一樣?

下載畫面
當初聽到 Autodesk 官方宣告說 AutoCAD 2011 for Mac 是全功能版、而非陽春版,著實令人興奮。昨晚 AutoCAD 2011 for Mac 正式在 Autodesk 教育社群(Autodesk Education Community)推出後,趕緊下載來安裝,並測試其差異性。畢竟作業系統不同,部分在 Windows 版的原生功能並未移植到 Mac 版,幸好大部分 AutoLISP 都可以正常使用。

在官方文件 2011: What AutoCAD features are not available in AutoCAD 2011 for Mac 中詳列了50餘項尚未支援的功能。老實說,不少欠缺的項目雖然可以理解,數量也不算多,但因為其中若干功能十分重要,仍然感到可惜。Autodesk 此次展現驚人的跨平台開發速度,令人鼓掌叫好,也希望 Autodesk 能加把勁研發這些功能的跨平台移植或替代方案(這方面 Rhino 開發中的 5.0 版就很有誠意,見另文說明)。

好久不見!AutoCAD 2011 for Mac 登場!
摘錄幾項 Mac 版尚未支援的重要功能:
  • 3DWalk, 3DFly and animation 立體瀏覽與動畫
  • Action Recorder and playback of Action Macros 錄製與播放巨集
  • dBConnect and Datalink 外部資料庫連結
  • DGN, DWF, FBX, WMF 格式
  • Digital signed drawing 圖檔數位簽署
  • Digitizer 繪圖版
  • OLE 物件
  • Password protected drawing 圖檔密碼保護
  • PDF underlay 以PDF圖形作為底圖
  • Point cloud 點雲
  • Tool palettes 工具版
  • VBA 程式開發
  • Visual LISP 編輯器
其他差異處(摘錄):
  • 大部分 AutoLISP 指令和功能都可以使用,欠缺 Windows .NET 和 DCL 對話框支援。
  • 大部分 ARX 指令與功能都可以使用,但不包括 MFC 和 .NET 支援。
  • 只有一個工作空間(workspace)
  • 無法建立照相機物件
  • 貼圖材質無法編輯或新增,也無法調整貼圖方式
  • 彩現選項有限
  • 紙張大小在 Windows 和 Mac 版上參考方式不同
另外,AutoCAD 2011 for Mac 的硬體要求較高,我那三歲大的 MacBook Pro Core 2 Duo 2.4GHz/4GB RAM/256MB GeForce 8600M GT(型號MacBookPro 3,1)已經不在硬體建議清單中,跑起來稍顯吃力,有幾個動作卡卡的,例如畫面平移(Pan)、彩現、材質等。

對 AutoLISP 情有獨鍾的話,左下方命令列原本只顯示一行字,將其展開後,便可顯示多行,有助於 LISP 函數定義。在尚未內建 VisualLISP 編輯器之前,只好將就用外部文字編輯器,如 TextMate

其實我對 AutoCAD 的記憶是博士研究時使用的 2002 & 2004 版,當時使用 VisualLISP 與延伸組件(包括 ActiveX, reactor 等)開發物件導向與參數化設計外掛,現在回想起來有點類似 Rhino 和 Grasshopper 的組合,只不過我開發的外掛只有極為陽春的幾顆小按鈕,使用起來也不夠直覺。從 2004 到 2010 版之間的變化我只是旁觀者,沒有參與,所以一下子跳躍到 2011 版,已經有「文化衝擊」的感覺了。相較於 2004 版,2011版的介面邏輯和直覺性變化最大、軟體核心和延伸功能更為豐富、指令操作流程和底層 AutoLISP 核心倒是變化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