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November 23, 2010

台灣塔:夢想與現實的距離

此次台灣塔國際競圖,來自羅馬尼亞建築師 Stefen Dorin 的作品「漂浮的瞭望(Floating Observatories)」獲得評審青睞,大膽前衛的齊柏林飛船式的漂浮氣囊,令人不禁產生許多浪漫的幻想。Dorin 提出多項充滿未來性的創新構想令人耳目一新,擺脫了形體操作的窠臼、以及高層建築設計的傳統思維,大膽將高科技與活動式建築的概念融入。整個台灣塔可以說是博物館(城市願景館)、都發局辦公室、瞭望塔、齊柏林漂浮氣囊、垂直風力發電塔、太陽光電塔的集合體。這樣獨特的作品在眾多提案中很「跳」、很有話題性,如果換作我是評審,肯定也會投他一票。

不過,當我看到媒體報導與競圖文件,大家都很認真的討論要把台灣塔建造起來,不禁納悶了起來~ 總工程經費40億、民國104年六月完工、施工與驗收期只有短短的2年?這不是開玩笑吧~這樣特殊的建築物,我以為是400億經費、民國114完工才有可能完工,不是嗎?



既然打算要建造,忍不住就拿 Dorin 作品來開刀。從 Dorin 的競圖資料中,可以看出他的創新設計都是有事實根據的假設,然而從可行性上來看,卻顯得薄弱。

一、依附在建築物中心的垂直軸風力發電機組(Axial Wind Turbines)
垂直軸風力發電機已經是成熟科技,目前最巨大的機組在加拿大魁北克 Éole Cap-Chat 的風車公園內,單具機組高達110米。內嵌於高層建築物內的風力發電技術仍在發展中,但應該不會是 Dorin 建議的水平葉片形式,而是較新型的雙股/三股螺旋式的葉片。此項科技技術可行性待評估。

二、分布在建築物外層的可調整式太陽能光電板
根據我粗淺了解,影響太陽能板的發電率主要因素是:日照率、受光面積、光電效率。圓柱型建築物任一時刻的受光面積都不大,再根據 Dorin 設計的太陽能板分佈方式與數量,實際發電效能非常有限,頂多只能提供部分照明所需。技術可行性高,但光電效能低。

三、8具可升降的懸漂浮式瞭望平台
漂浮平台其實只有8具,媒體誤植為12具,其實是被示意圖誤導了。Dorin 並未交代漂浮平台的運作原理,從圖面上猜測,應該是內部安裝飛船使用的氦氣囊(所以才稱為齊柏林式)提供主要浮力,平台上方2-4具螺旋翼提供上升與方向的動力,並利用支撐臂與建築物主結構相連接。最大的疑問是連結漂浮平台與主結構的支撐臂,如何在主結構上下移動?圖面並未交代軌道,甚至有支撐臂直接與觀景台連接,令人匪夷所思。其次是整個漂浮平台嚴格來說就是一艘貨真價實的飛船,以全球最大的飛船來比較,NASA 的 Bullet 580 飛船全部由 Kevlar 纖維製作,全長71.6公尺,直徑20公尺,載重約6800公斤,大約是97個成人(以每人70公斤計算)。目前全世界僅此一艘,僅供載運研究設備,尚未作為載客使用,且造價高達2.5億台幣。Dorin 提出的漂浮平台的氣球體積大致符合這個數據,但其中所牽涉的高昂建造與維護費用(8艘等於20億台幣,也就是一半的工程經費)、安全與飛行控制(兩艘飛船交錯時的安全距離等),都令人難以相信這是可能實現的夢想。

建築競圖的目的如果是為了夢想與遠景,建築師可以盡情、大膽的天馬行空;如果是為了實際建造,建築師就要對可行性方案負責。其他參賽者輸了競圖,也許因為他們認真思考可行性、當然也可能因為沒有擺脫傳統高層建築思維的窠臼,而 Dorin 的夢想贏了競圖,但他要開始面對具體實踐的問題,這棟建築的建造技術難度遠高於過去十年出現過的任何建築,令人不禁期待又擔心。

也許我太過務實了,但我深信夢想或理想是介於現實與幻想之間的某個點,我們愈能掌握現實,夢想就愈接近真實。前瞻、具有未來性的建築夢想,可以帶動國家社會對人類未來生活的憧憬與希望,但建築師責任遠高於此,建築師還要擔負落實夢想的實踐者。有膽識擘畫未來,就要有能力精準估算或臆測技術可行性,並且執行出來。

現實 <--> 夢想 <--> 幻想

建築師究竟要站在夢想與現實之間的哪個位置?以及脫離現實之後,夢想可以往幻想那端走多遠?這完全看建築師自己的定義,但至少隨時都要知道自己在哪裡,不能迷路,才能知道與現實的距離,知道如何從現實走向夢想。從我的觀點,Dorin贏在塑造出「不一樣的美好願景」,以及「與當代科技接軌的大膽臆測」,很令人熱情澎湃,光這點就讓他立於不敗之地了。他的設計是一種稍微脫離現實又不會太誇張的夢想。

台灣塔究竟是蓋或不蓋,這次競圖與真正興建的提案之間會有多少關係,其實我壓根不知道官方的想法,大家也不可能知道參賽作品類型涵蓋多麼廣泛,而這也是競圖刺激好玩的地方。建築師的創意和概念就像是無形的籌碼,投入競圖這場賭局中,評審的自由心證就像是機率或運氣,而制定規則的主辦單位則是莊家 -- 永遠是贏家。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