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September 5, 2007

Woz 演講

網路上有人反應前一場 Woz 在台北的演講中,除了太多人不擅英文而必須戴耳機聽現場口譯、有人睡覺之外,最令人抱怨的是與談貴賓表現過於「聒噪」與不斷出現「打廣告」言論。今天的新竹場顯然狀況好的多,由於聽眾多為園區工程師、經理人、或交清大老師學生,依賴即時翻譯的人數不算多,而且與談人都表現的非常稱職,可惜的是我在前半小時精神不佳,差一點在 Woz 面前打瞌睡。

前半場 Woz 簡要自述過往經歷,大概就是快速帶過書的內容,沒有事先讀過書的人,可能就不容易了解他講的一些笑話和小故事。後半場是 Woz 和趨勢科技創辦人張明正對談,由趨勢科技文化長陳怡蓁主持,整場對談在相互問答、諧趣又饒富智慧的對話中度過,觀眾反應相當熱烈,問題一大籮筐,顯然大家對於這種置功名於度外、卻成為世界名人的現象感到不解於好奇。

Woz 在他的書中最後一章提到幾個深得我心的觀點,讓我折服於這位「工程師中的藝術家」的牛仔褲下。這種「雖千萬人吾往矣」、「把人擺在科技之前」和「永遠懷抱赤子之心」的信念,的確是台灣工程人員普遍欠缺的。我心目中的好藝術家絕對不是滿嘴理念、卻沒有藝術表現基本能力的人,而是像文藝復興時期的全能藝術家,那種豐富的閱歷、藝術才華、與知識廣博的綜合體,Woz 很接近了。

Woz, Wow!

August 16, 2007

科隆探路 Day 1: 德國文件展

「科隆探路」預計共有六篇,記述陳、董老師和我三人這個暑假的德國之行,此為第一篇,還在整理中,先當作預告。
回國後雜務繁多,沒有充分時間整理遊記,敬請耐心等候。

August 1, 2007

期待九月份的 Wozniak 演講

蘋果電腦創始人之一、安靜風趣又畢生投入兒童教育的 Wozniak 九月份即將來台,遠流推出中文新書《科技頑童沃茲尼克 iWoz》順道辦了這個很令人期待的活動,希望大家都來一賭科技頑童的風采,詳情請看活動網頁

我對兩位蘋果創始人 Woz 和 Jobs 有不一樣的欣賞與敬重,如同 Woz 自己描述兩人的差別:「...其中一人非常成功,花所有時間經營公司,管理業務,確保能賺錢,並且持續達成業績目標。另一人只是在旁邊看,沒什麼錢,但喜歡說笑話,並且追蹤世界上他認為有趣的新工具和科技,在笑聲中度過一生。」,但是兩人相同的一點就是讓我們看到科技與人結合的理想和遠見,只是做法不同。

July 31, 2007

計畫書症候群

距離前一次繳交計畫書已經過了一個禮拜,雖然手邊事情還是一大堆,竟然開始覺得空虛起來,難不成已經寫計畫書成癮了?我想倒不是因為撰寫計畫書是件有創意、趣味的事,而是因為開始揣摩出其中的精髓了吧(我心中的魔鬼笑了起來)。

首先,是揣摩上意的樂趣。弄清楚大人們想要什麼樣的計畫書是很重要的,幸好現在幾乎都會給參考範本,真是體恤民心,如此一來框架就成形了,有了框架就是「骨」,接著要填入「肉」。

內容的撰寫不是從零開始,而是 copy-and-paste 加上修改,最好的情形是從檔案中翻出可以沿用的舊計畫書,加油添醋、東改西改一番,一份有骨、有肉的計畫書儼然成形。

皮呢?就是美化、格式、插圖等等,其實還包括簡報(如果需要的話),不過我經手的計畫書有一半的機會不需要皮,只要粗陋的骨肉就可以了,品質上可以說是計畫書草案的 alpha 版或初步構想。為什麼不需要美化?因為大人們其實也還不清楚究竟要這些計畫書能搞出什麼名堂,所以先繳交一份草案 alpha 版,看看大家在想什麼,然後再制定清楚一點的規範,讓大家再寫個第二輪,這樣才會有像樣的計畫出來。

說著說著,這樣每次搞個兩輪計畫書,時程通常拖過兩個月,等到計畫通過,真正能夠執行的時間也就僅剩令人冒汗的幾個月,品質大概也沒辦法挑剔了,大家忍忍吧。

July 22, 2007

Wintec WBT-201 與 Mac

為了日後旅遊和地理資訊研究用,買了兩台 Wintec WBT-201 GPS 記錄器(logger),由我和小毛隨身攜帶。WBT-201 體型迷你,大約像汽車遙控器般大小,連線方式為 USB 和藍芽,使用 Nokia 6100 的 BL-4C 鋰電池,續航力 12 小時(藍芽開啟)或 15 小時(藍芽關閉),資料容量高達 13 萬筆。

Wintec WBT-201

相關文章:相關 Mac 軟體:
HoudahGPS
HoudahGPS 使用起來十分簡單,所產生的 KML 還使用了 Google Earth 最新的動畫功能,只是資料下載後刪除(Erase)的選項似乎沒有作用,可能得回頭用 GPSBabel 清理。

WBT-201 與 Mac 間溝通的技術資料:

July 17, 2007

DIY: 高速攝影

過去這個學期的一堂課,討論到高速攝影(High-Speed Photography)應用,原以為只有實驗室等級的設備才有辦法拍攝,經過網路搜尋後,才發覺很多素人高速攝影技法,十分有趣。看來這個玩意兒應該要列為我的「個人假日計畫」之一。

High-Speed Visual Imaging
High-Speed Photography
Fotoopa (從左邊選單選擇 High-Speed Photography)
Simple Sound Synchronizers for Amateur High Speed Photography
DIY - High Speed Photography at Home

還有 DIY 聖經 Make 雜誌的兩篇文章和討論串:
Make: High Speed Photography Kit
Make: High speed photography - water figures
Using cheap voice activated switch kit for High Speed photography hack

連結:生命科學、植物中的數學之美

整理中...

The Mathematical Lives of Plants
Encyclopedia of Life

連結:Google Earth 玩轉地球

一些 Google Earth 相關的連結與應用:

經常更新的:
Google Lat Long Blog: 此部落格為 Google Earth and Maps 開發小組公告與發佈消息用
Google Earth Blog: 跟 Google Earth 有關的大小事~
Google Earth Gallery: 最新最好玩的 Google Earth 應用展示區
Google Earth Feature Content: Google Earth 內提供的主題內容,非常豐富!

中小學用 Google Earth 當教學與學習工具:
GPS and Google Earth Project
ICT in my classroom: 一位英國老師 Tom Barrett 分享他在課堂上運用 ICT 的想法與經驗(包括使用 Google Earth)
運用新科技於中小學教育: 這是一位老師的 wiki 網頁,除了 Google Earth 外還包括 SketchUp
這邊還有很多 Google Earth 的教學資源

報導與本地連結:
谷歌助你"玩轉"地球(中文華爾街日報)
Google Earth 測試(中央研究院計算中心GIS小組)
利用Picasa及Google Earth將相片進行地理位置標示(中研院計算中心通訊)
地理資訊網路應用(師大地理系周學政教授)
GEmVG Blog - Google Earth my Virtual Globe(何燦群,台大城鄉所技士)

整理中...

July 15, 2007

Getting Things Done 把事情搞定

Getting Things Done (GTD) 這個詞看似普通,卻大有來頭,當然「把事情搞定」是我隨便翻的。這是生產力大師 David Allen 多年研究歸納出來、可大幅提升個人計畫執行率的行動管理法,專門用來醫治我這種不善於自我管理的人。這個管理法在2002年就已經發表,都已經有中文書上市了,書名是《搞定!2分鐘輕鬆管理工作與生活》,看來我蹉跎了不少時光。I am a really good procrastinator.

之所以會接觸到 GTD,是因為雜事愈來愈多,心裡想做的和實際做到的不成比例,加上邁入中年後的記性遠低於忘性,不得不求助於軟體工具來協助管理雜事。尋遍各類行事曆、待辦事項、甘特圖、計畫管理、流程管理軟體,一直碰不到中意的工具。有一天不小心看到 iGTD 這個名字怪怪的軟體,才真正接觸到 GTD。

參考文章:
工具:
  • iGTD, by Bartek Bargiel. For Mac OS X. 真是個好工具!
  • kGTD (or Kinkless GTD), by Ethan Schoonover. For Mac OS X only. 必須配合 OmniOutliner Pro 使用。
  • GTD 軟件工具列表 (from 生活幫-LifeBang)

Allen 除了繼續發展 GTD 外,也提出許多額外、非常值得參考的建議以及交換個人經驗。例如他建議用散步會議(Walking Meeting)取代制式的會議室開會,這和打高爾夫球談公事有異曲同工之妙。就像不是每個人都可以當高爾夫球球友一樣,不一定每個開會對象都適合散步開會,可以先從咖啡廳開會試試看。文章在此:2 Minutes to Working Smarter - Walking Meetings

網頁小達人

先前答應了這禮拜三到網頁小達人營隊講課,全都是衝著對彌補數位落差的熱心,雖然後來赫然發覺事情實在做不完,這三天同時有好幾個 deadlines 擠在一起,還是決定要為理想撐下去。(三本論文尚未看完、兩篇計畫書還沒動筆、出國簽證尚未辦妥、計畫案研究生尚未找齊、年底 Saggio 來台客座尚未敲定、畢業生問卷還未完成、一大堆資料未整理、辦公室還一團亂、...我的待辦事項清單真是又臭又長)

原本想遷就小朋友比較熟的 FrontPage 教一些頁面配置、色彩和 HTML 就好,但是後來想想,還是教他們更好玩、更有用的工具比較受用,我不想讓這麼小年紀的學生整天在 HTML 和規範中打轉,所以可能會延續通識課所教的 Google Sketchup & Google Earth 這兩樣工具,來讓小朋友玩,除了做做房子模型、轉轉地球之外,還會教他們如何將二者和網頁結合做應用。

我猜,這些小朋友們從部落裡帶來的純真與好奇心,做出來的東西搞不好會比大四畢業班同學所做的作品還令人快樂而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