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日營養早餐:
- 城堡內的雞尾酒會:
- 博物館中的晚宴:
- 露天用餐區:
- 中國菜;
- 印度咖哩:
- 咖啡:很奇怪的,在咖啡周邊幾乎很少看到奶精或牛奶。
未完待續~
(09/09更新) 以下是「人文社會藝術講座」接洽演講者的工作日誌。邀請校內老師們總是容易得多,除了交大原有班底之外,今年找了新到任的兩位教授(帥哥美女搭配):
原有的班底是科幻中心主任葉李華(科科王子)和師奶殺手張基義老師(今年榮昇建築所所長)。這樣還不夠,得另外再找兩位才能湊足校內老師六位的底限。
校外講師聯繫狀況比較慘烈,大家都是大忙人。先講任務失敗的部分:
任務成功(或即將成功)的部份:
還有進行中的任務:
當建築設計與營建產業逐步採用虛擬建築資訊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s, BIM)的概念,從業人員無不殷切期盼眾多軟體之間能有共通的交換標準,使得資訊分享更為便利,而最好的辦法莫過於採用獨立的外部標準。
----------------------------------------
初窺 IFC
到底 IFC 是什麼呢?IFC 是一套由 IAI(國際協同作業聯盟 www.iai.org)開發的資料模型(data model),用來描述營建產業中 3D 建築物件之間協同運作的機制與內容。IAI 是國際標準組織(ISO)的分支單位,主要職責是管理 IGES 和 STEP 等資料標準。
IFC 系統是既是一套資料呈現標準,也是一套檔案格式,其原則是將建築營造 3D 模型與圖形等數位元件視為真實世界的物件來定義,目的是讓建築上的 CAD 使用者能在不同軟體間交換設計資料。它所採用的物件化概念稱作 BIM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建築資訊模型)。
就拿一道由木板和石膏板層疊所構成的牆來說,在 IFC 格式中,所有元件的資訊,包括面積,都儲存在文字資料檔內。只要認得 IFC 格式的軟體都可以解讀這些資料,於是我們便可以把資料傳到其他軟體進行估價和專案管理之類的工作。當然,IFC 的責任是讓不同公司的軟體間的資料交換有標準可循,同一家公司的軟體之間怎麼交換資料就是軟體公司自己的問題了。
主流產品如 Autodesk 的 Architectural Desktop (ADT) 和 Revit、Bentley 的 MicroStation Architecture、以及 Nemetschek 的 Allplan 都支援以 IFC 格式傳遞資料,Vectorworks Architect 則正在考慮增加這方面的支援。其他一些專門用途的軟體也已經支援 IFC 標準了。
IAI 的 IFC 系統除定義了建築產業中(幾乎)所有的物件外,還包括一個純文字的儲存結構。採用純文字格式的原因很簡單—就是為了能夠真正的行遍天下。當然每套 CAD 軟體可以有自己儲存資料的方式,而透過 IAI 所提供的 Save As IFC 和 Read IFC 機制,則可將 IFC 的物件定義與軟體內部的物件定義相互對照與轉換。由於此程序十分嚴謹,理論上任何支援 IFC 讀寫機制的產品之間都可以進行資料轉換。雖然當初 IFC 的研發主要是為了圖形呈現與物件模型系統,但最近的發展已經逐漸將其領域延伸到估價、專案管理、以及其他非圖形資料上。
未完...【因授權限制,翻譯全文僅以紙本講義形式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