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在方法學課裡學到的文獻引用方法,都說我們要正確列舉引用資料的來源,但是我們怎麼知道這個來源是最原始來源抑或是二手引用?我們怎麼能迅速而有效的找到原始來源?我後來發現,二手引用的問題非常普遍。
昨天因為寫篇報告,需要查證 Living Lab 定義的來源,就陷入這個有趣的問題了。我在 Google 輸入 Living Lab,看到一篇部落格文章
What is a Living Lab?,其中列舉若干 Living Lab 的定義,接著又讀到
Wikipedia 上的定義。這兩篇文章給我一致的結論,就是同一時期有不同人、不同領域、不同觀點的定義,大致有 CORELABS、MIT 的 William Mitchell 教授、挪威的 Asbjørn Følstad 教授、葡萄牙馬德拉大學的 Alvaro Oliveira,更令人訝異的是 Living Lab 一詞已經於 1999 年被加拿大電信廠商 NBTel 登記為註冊商標了!這麼多不同的來源,就端看你想取哪一瓢飲罷了。
不過後來繼續搜尋,就看到了弔詭的現象。我拿 William Mitchell 說的這段話去搜尋:"Living Labs represent a user-centric research methodology for sensing, prototyping, validating and refining complex solutions in multiple and evolving real life contexts.",竟然得到了琳琅滿目的出處,也看到了大量論文直接照抄在文章內而未加註引用。對於沒有加註引用來源的文章,或許可以解釋為把這個說法當做多數人接受的常識而未加深究來源,也可能作者不在意來源;但是我對琳琅滿目的出處特別感興趣,因為這些都是二手引用,也就是論文A的作者可能在一篇論文B中讀到這個說法,就把論文B當做出處逕自引用了,卻不知道它引用自論文C。當然問題可能出在論文B作者並沒有清楚註明來源,所以讓後人誤會了,因為如果論文中有標註引用來源,讀者應該不至於傻傻的不用。
所以,如果我們把這種論文檢索和引用的過程稱作「引用歷程」,這個歷程其實就像歷史故事一樣,如果沒有明確的轉載歷程,中間稍有一個環節失誤(筆誤、口誤、不查、刻意誤植),歷史典故的來源就失落了。所以,未來我們也許需要一群專精於考證的歷史學家來幫我們檢視引用資料正確性,否則在論文撰寫愈來愈輕忽論述根據、以及學術倫理愈來愈不值錢的現在,學術論文和期末報告、小說、散文之間似乎愈來愈難分辨了。
我很慶幸先閱讀到前述的兩篇文章,省去我不少麻煩。如果真有疑問,幸好我還能親自問到祖師爺 William Mitchell 先生。不過拿這件事情去麻煩他,好像又小題大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