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December 3, 2009

部落格,我回來了


微網誌已經佔據這個世界,偏好抒發心情、發短訊的人都轉投微網誌後,反而部落格逐漸顯露出它的媒體特質。部落客意識到部落格是需要經營的,就像小時候寫日記一樣,養成習慣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了,更不用說部落格的公開性,自然在書寫上不能像日記一般的隨性或「全都露」。

其實我們對於隱私的觀念也正在改變,我自己對於隱私愈來愈不介意,可以讓朋友們知道的事情,我也不介意讓陌生人知道,但對於極度私密的事情,我反而更嚴加保護。愈來愈多人不介意陌生人知道自己的健康狀況、私生活、抱怨、心裡真正的想法,可能是懶得去管,也可能是不見黃河心不死。從這個現象來看,我們可以說「人愈來愈誠實」嗎?這另我想到一個故事,那是一個不說謊、不隱瞞的世界,人人說真話、都會看到真相,結果反而搞的烏煙瘴氣,結局是悲慘的。

普遍來看,部落格內容無論是否涉及隱私,都不約而同朝「新聞媒體化」發展,也就是個人媒體或小眾媒體。除此之外,部落還有什麼角色呢?拿傳統書寫形式來比較,微網誌像是便條紙或筆記本,網誌像是文章或短篇寫作,網誌連載便是長篇著作。

我的部落格沒有持續寫太久就因為時間問題(或懶惰)而暫停,轉戰微網誌。微網誌可以記錄我腦中靈光乍現的念頭,或當做速記或資訊分享工具,經過一年多後,發覺腦子已經慣於跳躍式思考,慢慢缺乏系統化思考的耐性,不得不擔憂起來,如果連寫個部落格都沒耐性,那未來各種學術論文投稿怎麼辦?那可是需要每天固定播出時間來寫才寫的出來的,而那不就是部落格的書寫習慣嗎?

所以,部落格,我回來了。

弔詭的文獻引述現象

過去在方法學課裡學到的文獻引用方法,都說我們要正確列舉引用資料的來源,但是我們怎麼知道這個來源是最原始來源抑或是二手引用?我們怎麼能迅速而有效的找到原始來源?我後來發現,二手引用的問題非常普遍。

昨天因為寫篇報告,需要查證 Living Lab 定義的來源,就陷入這個有趣的問題了。我在 Google 輸入 Living Lab,看到一篇部落格文章 What is a Living Lab?,其中列舉若干 Living Lab 的定義,接著又讀到 Wikipedia 上的定義。這兩篇文章給我一致的結論,就是同一時期有不同人、不同領域、不同觀點的定義,大致有 CORELABS、MIT 的 William Mitchell 教授、挪威的 Asbjørn Følstad 教授、葡萄牙馬德拉大學的 Alvaro Oliveira,更令人訝異的是 Living Lab 一詞已經於 1999 年被加拿大電信廠商 NBTel 登記為註冊商標了!這麼多不同的來源,就端看你想取哪一瓢飲罷了。

不過後來繼續搜尋,就看到了弔詭的現象。我拿 William Mitchell 說的這段話去搜尋:"Living Labs represent a user-centric research methodology for sensing, prototyping, validating and refining complex solutions in multiple and evolving real life contexts.",竟然得到了琳琅滿目的出處,也看到了大量論文直接照抄在文章內而未加註引用。對於沒有加註引用來源的文章,或許可以解釋為把這個說法當做多數人接受的常識而未加深究來源,也可能作者不在意來源;但是我對琳琅滿目的出處特別感興趣,因為這些都是二手引用,也就是論文A的作者可能在一篇論文B中讀到這個說法,就把論文B當做出處逕自引用了,卻不知道它引用自論文C。當然問題可能出在論文B作者並沒有清楚註明來源,所以讓後人誤會了,因為如果論文中有標註引用來源,讀者應該不至於傻傻的不用。

所以,如果我們把這種論文檢索和引用的過程稱作「引用歷程」,這個歷程其實就像歷史故事一樣,如果沒有明確的轉載歷程,中間稍有一個環節失誤(筆誤、口誤、不查、刻意誤植),歷史典故的來源就失落了。所以,未來我們也許需要一群專精於考證的歷史學家來幫我們檢視引用資料正確性,否則在論文撰寫愈來愈輕忽論述根據、以及學術倫理愈來愈不值錢的現在,學術論文和期末報告、小說、散文之間似乎愈來愈難分辨了。

我很慶幸先閱讀到前述的兩篇文章,省去我不少麻煩。如果真有疑問,幸好我還能親自問到祖師爺 William Mitchell 先生。不過拿這件事情去麻煩他,好像又小題大做了。

April 26, 2009

用iPhone寫部落格

第一篇!第一篇!雖然手寫速度實在比不上實體鍵盤,起碼可以不必隨時帶著沈重的筆電。下回開始來玩隨拍隨寫。

-- 發送自我的 iPhone

January 15, 2009

互動建築時間軸

互動建築承襲自一個分分合合的歷史:九〇年代虛實空間分道揚鑣的革命性發展,以及當代對虛實共存的必然需求。縱然我們對互動建築未來的發展無從預知,但從歷史觀點上,互動建築卻是個非常有趣的主題,它根基於電腦、材料、機械等科學領域,而應用在建築上(虛實兼具)。Alexandra Krystova的Interactive Architecture Timeline參考了Antonino Saggio對互動建築的類型分析,作為分類標準,接著她又把該計畫帶到dipity平台,將其視覺化:Timeline of Interactive Architecture Projects
當然,如果能拿資訊與媒材的發展來類比,就可以看到更多有趣的關連性了,請參考History of Science網站上的From Cave Paintings to the Internet: An Annotated Interactive Timeline on the History of Information and Media。